智慧防汛再升級!蘇州地鐵11號線啟用氣象服務決策系統
5月開始,昆山市正式進入汛期。為筑牢安全防線,保障地鐵汛期平穩運營,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市氣象局圍繞蘇州地鐵11號線建設氣象服務決策系統,并配套建成9處地鐵氣象監測站。


市交通運輸局、市氣象局與蘇州地鐵運營公司聯合選址,在陽澄湖東站、昆山文化藝術中心站、玉山廣場站、順帆北路站、夏橋站、菉葭站、花溪公園站、朝陽路車輛段及花橋停車場9處點位建設地鐵氣象監測站,全面覆蓋蘇州地鐵11號線沿線。監測站可實時監測降水、相對濕度、風向、風速及氣溫等數據。


氣象服務決策系統位于祖沖之控制中心,可實時接收天氣預警信息并顯示9處監測站的氣象數據。系統基于現有氣象監測網數據,通過深度挖掘分析,提供蘇州地鐵11號線站點氣象實況及未來天氣預測信息,為地鐵運營調度和乘客出行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除了氣象監測
蘇州地鐵11號線還有一系列的防汛準備
從機制構建、物資配備、隊伍建設等多方面發力
確保安穩度汛
蘇州地鐵11號線目前共有5份防汛相關現場處置方案及車站“一站一預案”,并與車站周邊相關單位建立“3+3+2”防汛叫應機制。通過完善預案體系及多方聯動機制,提升防汛應急處置能力,為市民汛期出行提供全天候保障。
截至目前,11號線配備專用防汛物資共計16207件,包括應急水泵(含大揚程水泵2臺)、沙袋(沙包)、防洪吸水膨脹袋、救生衣、安全繩、防滑墊及防淹擋板等,可有效應對極端天氣下設施設備防護、積水快速處置和人員安全保障需求。
成立機電、工務專業防汛專項應急救援隊3支,車站防汛搶險隊27支,共760人。按計劃在汛前組織防汛應急演練工作、車站自然災害現場處置跑位練習,各層級累計開展防汛應急演練124次。同時通過智慧教學手段,制作防汛物資使用手冊或教學視頻二維碼,方便工作人員隨時掃碼學習,確保物資規范使用。
市交通運輸局將持續深化與氣象部門、地鐵運營單位的協同聯動,加強實時監測預警;壓實防汛責任,強化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常態化開展演練,持續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筑牢地鐵防汛“安全網”,為市民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
來源:昆山市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