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現在娃的生活,聊聊我小時候
最近看到有幾個帖子,聊到自己小時候的艱苦歲月,再回頭看看自己娃的生活,簡直天壤之別,這種跨年代的差距感甚至在他們面前提起時,都會被認為是遠古時代一般不可思議。
我小學時候,全班都是農村娃,可以說窮的很平均,但我家卻是窮人堆里更窮的那種,班里同學會背花花綠綠的書包,20塊錢就可以在大集上買到,而我背的是這種軍綠色的斜挎包,還是我老舅念書時用過的,我一二年級時候,不知道美丑,天天背著也是樂哈哈,等到了四五年級,知道美丑了,就厭煩這種軍綠色的斜挎包了,央求和磨嘰了老媽好久,最后5年級的時候,老媽花了30快錢給我買了個黃色的新書包,開學第一天的時候,恨不得向每個同學展示自己的新書包,但是新書包確實質量欠佳,沒一年里面的人造革就起皮皸裂了,但是我還不舍得扔,一直用到小學畢業,這也是6年里唯一花錢買的書包。
春秋時候,我們男生會穿鞋底帶凸起的球鞋,一般都是雙星牌的,穿起來雖然比較跟腳,但是里子沒多久就會破,于是腳丫子就會跟膠皮親密接觸,導致每次脫鞋都是奇臭無比,加上那時候到處瘋跑玩耍,腳上出汗也多,回家時我媽都不讓進門,必須要把鞋子脫了,埋在沙地里,過一會再赤腳回家,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把腳從球鞋里拿出來時,會像剛出鍋一樣熱氣騰騰,即便是把腳埋在沙子里,臭烘烘的熱氣也會從沙子的縫隙里飄散出來。
初中時候,上學開始騎自行車了,有些條件好的娃,會騎直把的變速車上學,而那種彎把的變速車簡直就是神級存在,類似于學生時代的蘭博基尼,而我,騎的是我姥爺以前上班時留下的28大杠,那時我個子矮,坐在車座上就夠不到腳蹬子,只能斜挎在大梁下面,扭著身子蹬車,那時候心里好難受,全班騎28大杠的就兩人,其中就有我一個,即便是條件一般的家庭,再不濟也能弄臺沒大梁的女士車騎騎,于是我哀求老媽給我買個沒大梁的女士車騎,哪怕是二手的我也不嫌棄,可惜的是,直到我初中念完,也沒騎上~
那時候從家到學校,要騎車半個多小時,途中會經過一個長坡,根本騎不上去,只能推一段,冬天的時候,晚上會起霧,第二天早上路面就會結一層薄薄的冰,我戴著我姥爺給我的雷鋒帽,弓腰猛蹬28大杠,下坡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車子就開始打滑,然后劈里啪啦一頓摔,連車帶人從坡頂滑到坡底,28大杠都干出火星子了,飯盒也摔到路邊的水溝里,自己顛顛的再去水溝里把飯盒撿回來,好在冬天穿的厚實,摔得慘,但人沒事。
我小學時候,全班都是農村娃,可以說窮的很平均,但我家卻是窮人堆里更窮的那種,班里同學會背花花綠綠的書包,20塊錢就可以在大集上買到,而我背的是這種軍綠色的斜挎包,還是我老舅念書時用過的,我一二年級時候,不知道美丑,天天背著也是樂哈哈,等到了四五年級,知道美丑了,就厭煩這種軍綠色的斜挎包了,央求和磨嘰了老媽好久,最后5年級的時候,老媽花了30快錢給我買了個黃色的新書包,開學第一天的時候,恨不得向每個同學展示自己的新書包,但是新書包確實質量欠佳,沒一年里面的人造革就起皮皸裂了,但是我還不舍得扔,一直用到小學畢業,這也是6年里唯一花錢買的書包。
春秋時候,我們男生會穿鞋底帶凸起的球鞋,一般都是雙星牌的,穿起來雖然比較跟腳,但是里子沒多久就會破,于是腳丫子就會跟膠皮親密接觸,導致每次脫鞋都是奇臭無比,加上那時候到處瘋跑玩耍,腳上出汗也多,回家時我媽都不讓進門,必須要把鞋子脫了,埋在沙地里,過一會再赤腳回家,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把腳從球鞋里拿出來時,會像剛出鍋一樣熱氣騰騰,即便是把腳埋在沙子里,臭烘烘的熱氣也會從沙子的縫隙里飄散出來。
初中時候,上學開始騎自行車了,有些條件好的娃,會騎直把的變速車上學,而那種彎把的變速車簡直就是神級存在,類似于學生時代的蘭博基尼,而我,騎的是我姥爺以前上班時留下的28大杠,那時我個子矮,坐在車座上就夠不到腳蹬子,只能斜挎在大梁下面,扭著身子蹬車,那時候心里好難受,全班騎28大杠的就兩人,其中就有我一個,即便是條件一般的家庭,再不濟也能弄臺沒大梁的女士車騎騎,于是我哀求老媽給我買個沒大梁的女士車騎,哪怕是二手的我也不嫌棄,可惜的是,直到我初中念完,也沒騎上~
那時候從家到學校,要騎車半個多小時,途中會經過一個長坡,根本騎不上去,只能推一段,冬天的時候,晚上會起霧,第二天早上路面就會結一層薄薄的冰,我戴著我姥爺給我的雷鋒帽,弓腰猛蹬28大杠,下坡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車子就開始打滑,然后劈里啪啦一頓摔,連車帶人從坡頂滑到坡底,28大杠都干出火星子了,飯盒也摔到路邊的水溝里,自己顛顛的再去水溝里把飯盒撿回來,好在冬天穿的厚實,摔得慘,但人沒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