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
剛剛昆山論壇上有人爆料
小區里出現“不速之客”
還越來越多…
害怕!昆山一小區發現數只!
緊急提醒:不要投喂!
近日,昆山論壇網友“yanshi”爆料:小區發現的,越來越多了,咋個辦。
可以看到網友爆料的視頻中
一只長得像刺猬
但臉部輪廓又和狐貍相似的生物
正在橋洞下面“伺機而動”
身邊還有3-4只較小的同種生物
這到底是個什么生物?
怎么會跑小區里來呢?
評論區下方
樓主回答了多位網友的疑惑
原來這就是“一丘之貉”的“貉”
對,不是浣熊,也不是狐貍
是一只有著悠久歷史的犬科動物
東亞的原住民
根據資料
“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禁止獵捕和殺害的!
來源百度百科
我們來一張它的“證件照”高清圖
認識一下
↓
圖源百度
不過,看到它可千萬別想著“摸摸”
畢竟貉的攻擊力可不小!
昆山論壇這位網友就透露稱
小區里的貉經常攻擊貓狗
↓
上海有人拍到貉主動攻擊寵物犬
↓
嚇得狗狗...只能圍著主人繞圈躲避
↓
如果在小區或者野處發現有貉出沒
怎么辦?
如果沒有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生活,不要過多干預,并遵循以下人與野生動物共處的“四不”原則:
不害怕
不接觸
不投喂
不傷害
如果受到困擾,可以通過12345反饋給林業等相關部門
大家盡量少在小區投喂流浪貓
亦或亂丟濕垃圾
這些行為會增加貉在小區出沒的幾率
之前的調研結果顯示,貓糧投喂和垃圾管理情況(垃圾站溢出或濕垃圾亂扔),會顯著改變貉密度,導致貉數量或密度異常;在其他情況不變情況下,如果存在貓糧和濕垃圾管理不當,貉密度的增加幅度為1.00只/公頃,較平均密度翻番。
目前,樓主反映的情況
官方也高度重視
正在采取行動
昆山小區有貉出現的情況
并非孤例
這兩年
在隔壁上海發現的尤為多
最近,又有報道曝出
貉再次頻繁活躍在各大居民區
近日,上海松江區一居民家中小院被12只貉組成的大家庭“占領”,居民表示不堪其擾。
“前兩年,偶爾會在小區看到一二只貉的蹤跡,我們互不打擾。但今年5月上旬,2只大貉生了10只小貉,‘一大家子’把我們一樓居民的院子當成了游樂場和棲息地!”魏先生嘆了口氣說,“我們家就像它們的客廳,哺乳、玩耍、大貉對小貉的教學都在這里進行!倍@樣的場景,白天晚上都會出現,有時候一天還會到訪兩三次。
2只大貉帶著10只小貉在居民家院子內活動,來源勞動報
不僅有異味和衛生問題,在了解到哺乳期的貉具有攻擊性,并且院子里也出現過鳥的羽毛,魏先生更擔心家人和寵物的安全。于是,他們網購了動物驅趕器放在院子門口,但基本沒啥作用。
有附近居民也表示,晚上遛狗路過魏先生家院子,看到柵欄間一雙雙黃色的眼睛在閃爍,“心里毛毛的。”
記者梳理發現
僅今年6月
12345上海市民服務熱線
就收到51起關于小區或周邊發現貉的求助
遠高于5月的18起
熱點區域集中在松江、青浦、嘉定等區
部分案例中
貉出現追逐兒童、攻擊寵物
或驚嚇居民的行為
此外,在12345熱線
以“野生動物”為關鍵詞搜索
還能看到刺猬、松鼠、黃鼠狼等“三有”保護動物
以及蛇、蝙蝠等出現在
草叢里、空調通風口、屋頂
“入侵”市民的生活
野生動物“入侵事件”增多
“我覺得相關管理部門要根據野生動物保護的情況,轉變職能和思路!笔腥舜蟠硎┱硎,以前生態環境沒那么好,人和保護動物之間的沖突情況不多,呼吁居民多容忍一點,這是對的。但是現在的案例不少,這就不是居民多一點容忍的問題,而是應該探索如何實現人和動物更好和諧共生。
施政說,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的食物數量成正比,如果投喂多了,就會刺激它們繁殖,影響人的生活,造成侵擾和對立。因此,專業部門要加強指導和宣傳,普及相關知識,控制無序投喂。探索動物友好城市的過程中,也可以引進公益組織做科普宣傳。
此外,如果野生動物入侵社區,造成了市民生活的困擾,那么,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處理,而不是空洞的呼吁,畢竟專業的處置、放歸自然,是對動物傷害最小的方式!氨Wo動物的界定和方式,也需要進行動態科學調整。”
總的來說
根據過去的經驗
貉一般在無人的時候活動
由于總體上屬于比較膽小的動物
所以看到人一般會逃走
大家也不要主動去接近它
你們小區有發現過什么野生生物嗎?
你怎么看待呢?
來源:勞動報、微觀上海
新聞坊、網友爆料等
昆山論壇綜合整理
人大代表呼吁科學調整管理方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