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蟬鳴的盛夏
恰是品味“水磨調”最相宜的時節
近日
玉堂正聲·昆曲名家系列講座
第四期圓滿舉行
廣大昆曲愛好者
共同感受“百戲之祖”的千年雅韻
感悟傳統文化的細膩肌理
為積極響應《昆山市昆曲品牌升級三年行動(2023-2025)》,昆山高新區黨群工作部聯手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充分發揮昆玉堂昆曲研習社的傳承優勢,共同打造“玉堂正聲”昆曲文化品牌,以傳“正聲”,走“正路”為宗旨,通過舉辦昆曲名家系列講座、曲社拍曲、藝術導賞等活動,為昆曲愛好者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百戲之祖”的藝術魅力。
下面
讓我們一同回顧已經成功舉辦的
四期昆曲名家系列講座
首期講座,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一級演員施夏明先生,擔任主講嘉賓。施院長以《牡丹亭·拾畫叫畫》折子戲賞析為主題,深情分享了他與柳夢梅這個角色的不解之緣——從初學時的不解困惑,到歷經舞臺淬煉后的深刻領悟。通過生動的表演示范和細膩的藝術解析,帶領觀眾多維度領略了這處經典折子戲的藝術魅力。
整場講座不僅展現了昆曲藝術的精妙絕倫,更讓觀眾真切感受到施院長對昆曲藝術的赤誠之心與執著追求。正所謂“昆曲婉轉傳深情,一生熱愛在心頭。”這份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熱忱,恰是昆曲藝術薪火相傳的根本所在。
第二期邀請昆山當代昆劇院的一級演員張爭耀老師帶來《閑步芳塵數落紅》講座,聚焦昆曲生行表演藝術賞析。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示范,為觀眾解讀了昆曲生行中許多程式化動作所表達的豐富內涵,幫助大家從更專業的角度去欣賞和理解昆曲折子戲的表演精髓。
第三期邀請到昆山當代昆劇院副院長,一級演員由騰騰帶來以《昆曲的旦行之美》為主題的講座。講座細致生動地講述了旦行的表演藝術,從不同旦角的“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步”的獨特運用,生動展現了昆曲旦行的細膩與精彩。臺上,精湛的示范與講解引人入勝;臺下,觀眾沉浸其中,頻頻會意頷首——這或許就是昆曲這門古老藝術所展現的魅力所在。
最后一期講座,隆重邀請到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一級演員龔隱雷和錢振榮老師聯袂主講“款款深深云水心”——昆曲《玉簪記》表演藝術賞析。作為昆玉堂長期聘請的客座講師,兩位藝術家深耕昆曲藝術數十載,以爐火純青的技藝、細膩傳神的演繹,塑造了諸多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吸引了來自上海、南京、常州等地的眾多“昆迷”專程赴會。
講座現場,兩位老師通過字正腔圓的唱念,聲情并茂的表演以及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詮釋了《玉簪記·琴挑》中人物細膩的情感世界,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講座之后,特別安排了與講座內容相呼應的經典折子戲《玉簪記·琴挑》《玉簪記·偷詩》表演,由昆山當代昆劇院的優秀青年演員傾情呈現。通過這次“講演結合”的創新形式,讓現場的曲友們在理論與實踐的雙重體驗中,全方位領略昆曲藝術的深厚底蘊與生動韻味。
此次昆曲名家系列講座的舉辦,既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對當代昆曲藝術傳承發展的創新探索。名家講座懷揣著傳播昆曲文化的美好愿景,期待與更多知音同道攜手同行,讓這份古老而美麗的藝術瑰寶在新時代的土壤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