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守護,昆山打造健康校園新范式!
清晨的陽光灑進鹿城校園
護眼燈下的書頁泛著柔光
智慧屏前孩子們挺直腰背
在這里
健康早已不是抽象概念
而是融入每一寸空間、
每一刻時光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昆山市以學生健康為核心,從環境優化、行為干預到服務升級,構建起覆蓋視力、口腔、體重、心理、營養等多維度的健康校園體系,將“健康第一”的理念深植于教育沃土,為青少年的茁壯成長鋪設了一條堅實的跑道。


在西塘實驗小學,教室頂部的LED護眼燈以4500K色溫模擬自然光譜,智慧黑板防眩光涂層降低視覺疲勞,可升降課桌椅按身高動態調節——這些源于2021年120.5萬元專項投入的環境升級,讓健康從“看得見”的光線開始。
與此同時,視力防護體系則依托AI技術實現精準干預:通過1188個“云夾”設備,持續四年采集學生用眼行為數據,生成個體化報告1188份、群體趨勢報告4份。
專業眼科醫院駐校團隊每學期開展兩次視力篩查,建檔率100%,并分級實施干預方案——假性近視學生接受霧視療法與中醫推拿,真性近視學生獲專業配鏡指導。成效直觀體現于數字:全校近視率從2021年58.02%降至2023年51.81%,年均降幅超2個百分點。



健康體魄與陽光心態是學生發展的雙翼,在成長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在高科園小學的操場、走廊、綠地上,孩子們盡情享受著課間15分鐘,這里的校園地面被進行過創意改造,低年級教學樓前的地面繪制了“蘿卜蹲”游戲區,林蔭道鋪設“文明闖關”方格。課間鈴聲一響,孩子們即可根據年級分區,自主選擇“傳統跳皮筋”“跳方格”等游戲。這樣的“游戲生態圈”轉換,成功地讓孩子們在課間動起來、跳起來、跑起來。





“一粥一飯皆因愛,一勺一蔬皆責任”這是巴城中心小學校食堂門口的標語,道出了昆山校園食安工作的初心。清晨驗菜環節,行政、教師、家長代表與食堂員工嚴陣以待,對每批食材執行“一看、二摸、三聞、重量復核、索證索票”的鐵律,確保每日食材足量、新鮮、安全無虞。烹飪過程規范嚴謹,工作人員著裝統一,操作有序,氤氳的飯香是對責任最好的詮釋。


“明廚亮灶”工程下,烹飪間全流程可視化:工作人員防飛沫口罩、紫外線消毒設備成為標配,菜品留樣48小時制度剛性落實。就餐環節的“靜凈文化”更顯匠心:學生有序分餐、光盤行動納入班級考評,教師陪餐記錄本寫滿“少油減鹽”改進建議。








昆山健康校園建設,以環境之優夯實健康根基,以體育之動強健青春體魄,以心理之潤滋養陽光心態,以食安之細守護成長點滴。當護眼燈光照亮孩子的書本,當大課間的歡笑聲回蕩操場,當營養午餐溫暖學子的胃與心,健康的種子便在這方沃土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未來,昆山將繼續以生為本,織密健康防護網,讓校園真正成為生命拔節孕穗、健康夢想啟航的溫暖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