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戶)昆山高鐵南站疏解工程還遠遠不夠。
疏解工程后形象,秩序,體驗,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建議再優化升級以下幾點:1:小澞河路是門戶樞紐的重要的集疏運路段(創業路–312國道)需要改造拓寬更新升級,設置雙向調節車道。2:盡快將緊挨小澞河的架空線入地,界面太差影響門戶形象,上屆提出城區架空線入地三年行動計劃,沒有實質實施,可能因為投入太大,可否最低限度優先將此處抓緊入地。3,南廣場需要設置出站至網約車上車點的連廊棚,遮陽避雨給旅客更好的體驗,并加強引導。出租車網約車上車點附近,設置空調房,冬夏季供老弱旅客候車。4:南廣場P3停車場社會私家車與網約車混行,是個極大的設計弊端,高峰時擁堵不堪,建議像出租車一樣,對網約車進行單獨隔離,楓景路站南一路進口兩根車道,只準許網約車進直達上車點,這樣可以極大提升效率快速接客離場,減少擁堵事故與旅客的等待時間,社會車輛只能通過熊莊路進P3停車場,互不打擾!站南一路進口段左側如果挖潛力擠出第三條通道供社會車輛用更好,不管怎樣必須要分離。內場再留一個口給網約車可以進上車點。5,增加一些商業配套,特別是特產:類的咖啡,奧灶面,蘇式點心,大閘蟹等,多投放一些按摩椅。其他待網友補充
小結:疏解工程后,雖然有巨大的進步提升,但實話說整個硬件系統與實際流量需求是不匹配的,只能說是頭痛醫頭,很快就又會無法滿足需求,小馬拉大車,這一點政府官方需要有清晰的認知,昆山雖然是縣級市,但在京滬高鐵沿線車站客流屬于中上游。近期還要抓緊向緊缺的土地資源挖潛力,增加停車位,儲備考慮建立體停車庫等。前瞻發展謀劃遠期與軌道交通銜接,地下空間布局,與周邊快速路對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