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省教育廳最新公布的
“2025江蘇教師年度人物”名單中
我市張浦震陽實驗學校副校長石國華
位列其中
從江南水鄉到帕米爾高原
他以教育為筆、以熱愛為墨
在邊疆熱土上
開啟了一場跨越山海的教育遠征
繪就了一幅育桃李、促團結的動人畫卷
初心如磐
從水鄉到高原的教育遠征
2024年盛夏,當國家“組團式”教育援疆的號角吹徹江南水鄉,已在昆山教育沃土上深耕了廿三載的石國華,毅然接過蘇州市第三批援疆支教團團長重任,出任新疆克州阿圖什市昆山育才學校校長。
初到克州
石國華便精準抓住學校發展的“牛鼻子”
班主任隊伍建設
↓↓↓
為此,他將昆山經驗與邊疆實情反復深度融合,創新推出“選—訓—管—評”的一體化育人鏈條:從遴選有熱情、有方法的教師,到系統化開展育人能力培訓;從規范化落實日常管理,到科學化制定評價激勵機制。這套精準高效的體系如同精密齒輪般運轉,為提升育人質量筑牢了根基。
“育人以德,其命維新”,這是石國華堅守的教育信條。為讓先進教育理念在高原扎根,他牽頭搭建“蘇老師工作站”“學科工作坊”“青年教師成長營”等平臺,推動援疆教師與當地教師“結對子、傳幫帶”,讓教育的火種在邊疆持續燃燒。
匠心執教
讓知識之花在課堂綻放
“只有俯下身去,才能真正聽到花開的聲音。”即便身兼團長、校長重任,三尺講臺始終是石國華須臾不離的陣地。他躬身執教兩個班的物理,引進情境教學、互動探究、項目式學習,變灌輸為探索。在石國華的悉心教導下,他所教班級的物理成績不僅穩居全校第一,更以超出全市平均線15分的佳績,讓“我能行”的自信之光照亮了孩子們的求知路。
深知援疆時光有限,石國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23年從教積累的寶貴經驗。他整理的一份份教學案例、一套套備考資料,成為留給當地教育最珍貴的“種子”。他推動建立“蘇克教育連心橋”,促成“萬山大講堂·江蘇名師送學克州”活動落地。在他的助力下,克州二中2025年高考本科上線率創下96.6%的歷史新高。
真情守望
用大愛架起山海連心橋
石國華的教育真情
更延伸到校園的每個角落
學生成長的每個瞬間
↓↓↓
當女籃隊員怯生生地表達對隊服的渴望時,他立刻聯系昆山后方,愛心迅速匯聚成一件件嶄新的隊服。“穿上隊服的第一場比賽,她們奔跑、跳躍的自信與陽光,仿佛能穿透帕米爾的云層。”石國華動情地說,“一件隊服連起的,是昆山與阿圖什孩子共同跳動的心。”
在援疆的一年里,他多方募集,為學校圖書館注入書香;他牽線搭橋,為困難學子送去助學金;得知學生罹患白血病,他心急如焚多方聯絡,發起愛心募捐為家庭帶去希望。僅2024年,經他協調捐助的物資總價值就超84萬元——數字背后,是傾注于阿圖什大地的滾燙暖流。
從水鄉到高原
從講臺到心靈
石國華用行動詮釋著黨員教師的使命擔當
此次入選“2025江蘇教師年度人物”
既是對他23年教育堅守的肯定
更是對他萬里援疆赤誠的禮贊
來源:昆山發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