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負了什么? 是不讓你騎車,還是不讓你為所欲為?
注意!
9月1日起
“小電驢”新規正式實施
所有新生產的電動自行車
都必須符合新規要求!
📢📢📢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部署,提升電動自行車產品本質安全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將于2025年9月1日實施,舊版標準(GB 17761—2018)將被替代。
關鍵時間節點
有哪些調整
新規針對電動自行車的整車標志、整車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防火阻燃、塑料占比、北斗定位功能、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防篡改、使用說明書、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等技術要求都有了一定的變化。
■強化了非金屬材料防火阻燃要求;
■明確了電動自行車使用塑料的總質量不應超過整車質量的5.5%;
■增加了電動機低速運行轉矩等要求;
■完善了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
■提升了制動性能要求;
■將使用鉛酸蓄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新增了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要求;
■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
■不再強制要求所有車型均安裝腳踏騎行裝置;
■明確了電動自行車鼓勵安裝后視鏡;
■要求生產企業明確電動自行車的建議使用年限,并在銘牌、產品合格證上進行標注。
再次提醒
請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的老板們注意
新國標已經劃好“硬規矩”
合規紅線千萬別踩
一起守好新規范
把市場環境維護好
讓大家都能安心騎車、安全出行
這才是共贏路!
另外
不少昆山小伙伴
對新國標實施有點 “小顧慮”
別慌!
這里專門給大家說明清楚
↓↓↓
消費者已經購買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不會被強制淘汰,建議在了解新規的基礎上,合理選擇和使用電動自行車。
除了電動車
9月還有一波新規
你需要了解
近日
最高法出臺新解釋
無論雙方協商還是勞動者單方承諾
任何“不繳社保”的約定
都是無效的
解釋自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介紹
“不繳社保”的約定
通常存在兩種情況
↓↓↓
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則是
溫馨提醒
一些勞動者自愿放棄社保
來換取眼前的補助
短期來看
勞動者每月的收入是增加了
但存在很大的風險
也損害勞動者自身的長遠利益
好消息來啦!
鐵路部門進一步優化
學生旅客購票出行優惠措施
可隨時使用學生優惠
區間可自行設置
學生優惠票范圍擴大…
趕緊來看看吧!
據中國鐵路消息,進一步優化學生旅客購票出行優惠措施:
學生優惠票可在每學年內隨時使用
學生旅客每學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4次單程優惠票可隨時使用,不再局限于寒暑假。
優惠區間可不限次數修改
優惠區間可根據家庭居住地至學校所在地調整設置。優化調整后,院校所在地須與學信網信息一致,家庭居住地可根據實際變動情況設置,修改次數不限,學生旅客可靈活安排行程。
動車組列車學生優惠票適用范圍擴大
動車組列車學生優惠票適用的席別范圍由“僅限二等座”調整為“包括二等座、一等座和動車組臥鋪各席別”。普速旅客列車學生優惠票適用范圍不變,仍為硬座、硬臥。
動車組列車學生票按執行票價打折優惠
動車組列車學生優惠票計價規則調整為按執行票價7.5折計算。如某趟車次二等座的執行票價為公布票價的8折,學生優惠票將再打7.5折,相當于公布票價的6折。
查驗規則進一步優化
在校學生已通過優惠資質核驗的,出行時鐵路部門將不再查驗學生證;未通過優惠資質核驗的,仍需攜帶學生證乘車。入學新生可憑錄取通知書線上、線下購買學生優惠票出行。
相關優惠車票預計將于9月6日開始發售,學生旅客可通過鐵路12306網站、客戶端、微信等渠道查詢,或關注各地鐵路部門發布的動態信息。
優惠車票
預計將于9月6日開始發售
不要錯過啦~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
將于2025年9月1日開始施行
劃重點
接下來,所有AI合成的內容
都必須依法打“電子水印”!
也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合成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信息。
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
顯式標識是指在生成合成內容或者交互場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聲音、圖形等方式呈現并可以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
服務提供者提供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生成合成內容的下載、復制、導出等功能時,應當在適當位置添加提示標識。
隱式標識
隱式標識是指采取技術措施在生成合成內容文件數據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包含生成合成內容屬*信*、服務提供者名稱或者編碼、內容編號等制作要素信息。
鼓勵服務提供者在生成合成內容中添加數字水印等形式的隱式標識。
文件元數據是指按照特定編碼格式嵌入到文件頭部的描述*信*,用于記錄文件來源、屬性、用途等信息內容。
當前,互聯網平臺出現不少AI移花接木的視頻,AI換臉、AI盜聲的不當濫用,易引發侵犯肖像權、聲音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及詐騙等犯罪行為。例如,有的商家偽造奧運冠軍的聲音賣土雞蛋,從而達成誤導消費者、推銷商品甚至實施詐騙的目的。
把AI合成的內容打上“電子水印”后
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分辨
《辦法》實施后
沒有標識的,大家可以舉報
如果刷到疑似內容
也可錄屏舉報
或者@平臺官方客服
以上消息你最關心哪一個?
放到圈子里!
告訴更多人~
來源:長江日報、江蘇交通廣播網、新華社
央視新聞、科普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
昆山論壇綜合整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