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曬”、整治、提質:物業服務的三重變革,打通宜居“最后一米”
曾經,物業信息不透明、服務不到位是困擾居民的普遍問題。如今,從“紅管先鋒”黨建引領,到“雙曬”機制下的陽光透明,再到“酬金制”“業標鎮管”等多元治理模式的深入實踐,昆山物業行業正通過一系列舉措穩步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讓居民真切感受到“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
對于許多居民業主來說,物業服務的“不稱心”往往來自于信息的“不透明”:錢花在哪兒?服務標準是什么?公共收益有多少?信息的缺失,是引發業主與物業矛盾的主要原因。為此,蘇州推行“曬服務、曬資金”的“雙曬”機制,推動物業服務從幕后走向臺前。實踐表明,這一做法以透明換來了信任,以信任奠定了共贏的基礎。
在實施層面,“雙曬”機制構建了線上線下聯動的公示體系。以昆山為例,線上通過“昆物通”小程序,實現物業合同、公共收益、維修資金等信息的集中公示與線上表決;線下則在小區宣傳欄、物業前臺等位置設有清晰明了的公示內容,方便居民隨時查閱。

昆山市共有封閉式住宅小區1256個,人口超1萬的小區15個,部分小區規模大、人員雜,給物業管理乃至社會治理帶來較大壓力。面對物業管理中的痛點難點,昆山通過酬金制、“業標鎮管”等多元路徑相輔相成,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共同構建起透明、高效、協同的物業管理新格局。



物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僅體現在服務軟實力的增強,更通過硬件設施的全面升級,為居民創造更高品質的居住環境。昆山在推進物業管理轉型升級過程中,著力推進設施與空間改造,以硬件煥新帶動服務品質整體躍升。







圖丨“昆物通”小程序線上集中公示和表決
若將基礎信息公示視為“雙曬”1.0階段,那么昆山已邁入以互動體驗為核心的2.0階段,典型舉措即“服務開放日”活動。通過組織物業宣講、實地參觀設備房、面對面溝通等方式,將以往“看不見”的服務后臺轉為“可感知”的透明前臺,讓業主零距離了解物業服務背后的運作流程,有效增強業主對物業工作的理解與認同。
圖丨全面推行“服務開放日”活動


圖丨業委會、物管會指導手冊
同時,通過在全市范圍內成立物管會、業委會,設立公共收益監管賬戶,并制定2025版業委會、物管會指導手冊,聚焦“換位跑一次”行動中發現的“成立難、開會難、換屆難、決策難、監督難”等突出問題,通過新增“業標鎮管”“四方協同”等機制,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推動業委會、物管會規范履職、透明運作。
圖丨昆山全域推進小區物管會成立工作
例如,在四季陽光小區,社區黨組織推動實施“基礎服務費+績效獎勵”的酬金制模式。物業費和公共收益統一納入物管會監管賬戶,定期公示收支情況,并將企業酬金與服務質量、物業費收繳率直接掛鉤,有效解決了樓道衛生差、設施老化等突出問題,真正實現物業服務“質價相符”。
圖丨酬金制模式
同步推進的“業標鎮管”模式,在琨城帝景園小區率先實踐探索。通過“黨組織+業委會+政府+平臺”多方協同機制,將電動自行車棚改造工程納入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招標,全程接受監督。該項目利用公共收益,計劃新建車棚15個、停車位794個、充電樁400個,實現了“業主決策、區鎮監督、平臺運作、全程透明”的治理目標。
圖丨“業標鎮管”新機制


圖丨架空層改造工程
例如,昆山多個區鎮通過系統改造,對原本存在安全隱患、雜物堆積的架空層實現了功能轉型,將其打造為集健身房、休閑空間、閱讀區于一體的多功能場所。這一從隱患治理到惠民改造的實踐,精準對接居民需求,以創新舉措織密小區安全網,為居民傾心構建“放心家園”,有效緩解了活動空間不足、休閑設施欠缺等現實痛點。
圖丨架空層改造為多功能場所

圖丨架空層改造為惠民空間
類似的硬件升級舉措在昆山全市隨處可見。例如,面對老舊設施老化、空間功能滯后、環境品質不足等現實挑戰,一批物業企業根據各小區自身特點,以公共設施更新、環境景觀提升、智能設備加裝等工程為切入點,從老舊設備房的改造到公共活動空間的優化,從停車設施的擴充到無障礙環境的完善,一系列硬件煥新工程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圖丨設施設備、環境品質升級
與此同時,國債電梯更新換代“溫暖+1℃”民生實事項目也已全面落地。該工程累計補助資金3.29億元,成功為152個小區更新了2196臺電梯,惠及超過5萬戶居民。在提速增效推進電梯更新的同時,全面接入昆山市“一梯通管智慧管理平臺”,實現故障預警、應急救援等數字化監管,并同步啟動第二輪老舊電梯摸排,著手建立15年以上電梯動態清單庫,以“更新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滾動機制推動應換盡換,讓更多居民享受“穩穩的幸福”。
圖丨超長期國債電梯更新換代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改變的不僅是小區的面貌,更是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體驗。隨著雙曬、整治、質量提升的全面推行,越來越多的居民切身感受到:小區環境更美了,物業服務更好了,居住幸福感更強了。未來,全市物業行業將繼續精耕細作,以持續的創新實踐,共同譜寫宜居生活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