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最“香”名片:每年1000000000杯!
在昆山,喚醒清晨的,不只有機器的轟鳴,更有彌漫全城的咖啡香。
這里不種一粒咖啡豆,卻成為全國每三杯咖啡中兩杯的“原產地”,每年輸出的咖啡豆可以做出10億杯咖啡。
這座國際咖啡產業之都正在悄無聲息中,以驚人的“含咖量”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一杯咖啡對你來說,可能是提神醒腦的“神器”,但對昆山來說,是一個鏈接全球的產業。
當下,在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一輛輛卡車正滿載著世界各地的咖啡豆,源源不斷運抵。在昆山,咖啡豆經烘焙后,便被配送到全國8000多家門店。這個產業園,使昆山成為全球咖啡產業鏈的重要節點。
作為全球貿易的產物,咖啡代表著開放與分享。今年第八屆***,東帝汶咖啡首次從昆山出發,登上展會舞臺,實現了從“海外展品”到“昆山出發”的蝶變。
今年5月,昆山國際咖啡產業招商大會迎來全球15個國際展團。巴西聯邦共和國駐華使館商務參贊李嘉明表示,昆山已成為全球咖啡價值鏈的關鍵節點,巴西對華咖啡出口呈指數級增長的背后,昆山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下,昆山已經集聚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咖啡生豆,囊括了全國60%的生豆進口量和烘焙量,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的產業格局。
開放的基因,催生了昆山對咖啡產業鏈的深度布局與精準破解。
近十年,中國的咖啡消費量以年均超15%的速度增長,遠超全球年均約2%的增長率,這意味著未來國內咖啡消費市場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和空間。
看準產業方向,大膽發力、做深做精,這是昆山制造業騰飛的路徑。按照當年“拆筆記本電腦”按零件招商的思路,昆山成立了綜保區招商團隊,深度剖析咖啡生產各環節,缺什么、補什么,貫通全產業鏈。
目前,昆山已聚集超百家咖啡頭部企業,形成了集貿易分撥、平臺交易、研發烘焙、品牌銷售、咖啡設備于一體的千億級全產業鏈生態。啡復生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旭凱說:“我們落戶昆山,就是看中了昆山進口咖啡豆種類多、產業配套齊全的優勢。”
今年5月,《昆山打造國際咖啡產業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發布,進一步明確了昆山咖啡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全面打響“做咖啡到昆山”的全球標識。
咖啡的通關效率有多高?昆山的答案是:“隨到隨檢”。
這背后,是全國首個“優化賬冊監管模式”等一批創新政策的落地。根據“生豆在哪,產業鏈就會聚集到哪”的規律,昆山打造了亞太生豆分撥中心,匯聚了全球優質咖啡豆。昆山“軟性”服務業也隨之跟上:推出全國首個“優化賬冊監管模式”,90%的進口咖啡生豆實現“隨到隨檢”,進口咖啡生豆檢測時間“砍掉”三分之二;創新啟用“昆山進出口食品檢測服務中心”,將檢測周期大幅壓縮70%以上……一系列通關便利化措施,讓咖啡產業鏈加速向昆山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昆山高效的服務,瑞幸咖啡從開工建設到開業投產僅用了16個月,提前了近一年的時間。這樣的“昆山速度”也是吸引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杯咖啡,不僅承載著一座工業強市向“國際咖啡產業之都”邁進的產業雄心,更氤氳著生活的香氣。
現在,昆山已經集聚了超過600家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密度堪比上海核心區域。
從商務區的摩天大樓到周莊的古橋水巷,從繁忙的產業園區到恬靜的鄉村民宿,咖啡館已成為昆山最鮮明的文化符號。
當一座城市將開放、創新、包容的基因融入每一杯咖啡中,它便永遠年輕、永遠沸騰。
昆山咖啡的香氣,也正飄向更廣闊的天地。
來源:昆山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