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潤鹿城 | 18年義務“電管家”照亮334戶人家
昆山高新區紅旗社區是昆山最早的一批老小區,現有居民334戶,在小區的每一個樓道里,都貼著一張醒目的紅色告示欄:“如果您家遇到了任何用電問題,請聯系……”這個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光明熱線”的號碼,屬于79歲的紅旗社區老黨員鄒仲元。
“其實我老早就有這個想法了。退休前我是上海閥門廠昆山分廠變電站的工作人員,40年的電工生涯,對電路維護、修理還是有點經驗的。起初,大家知道我是電工,誰家遇到跳閘問題,就會來敲我家的門。2007年退休后,在家里沒事,我就落實了這個想法,義務幫大家修修電路什么的。”鄒仲元說,作為黨員,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但是沒想到真正做了之后,才發現沒這么簡單。
因為是老舊小區,紅旗社區線路有些老化,而物業的電工師傅住在昆山市區,往返不便,因此鄒仲元自然而然地成了居民們遇到用電難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電管家”。無論是樓道照明、居民家中電器故障,還是充電樁線路接觸問題,他都會一一上門解決,每天手機24小時不關機,而這一做就是18年。“后來越來越多的人打電話來找我幫忙,我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難處,不覺得這是種麻煩,退休了還可以發揮余熱,我覺得很有成就感。”鄒仲元說。
“老鄒,你來啦,今天又要麻煩你了。”這天,鄒仲元又來到了小區居民徐老的家里。徐老今年81歲了,2018年搬來紅旗社區居住,因為罹患重病,每天都要通過腹透治療維持生命,穩定的電力供應對徐老家來說至關重要。但每到夏天,小區用電量激增后,偶爾就會出現線路不堪重負,突然斷電,導致治療中斷。“還好有老鄒在,每次斷電我們打電話過去,他一般5分鐘就到了。他還總記掛著我們,會定期上門來檢查線路,提醒我們安全用電,這么多年真是非常感謝他。”徐老感激地說。
像這樣的案例在鄒仲元身上還有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原來的居民都搬出了小區。目前,小區出租率在80%左右,面對新來的租戶,鄒仲元依然是不遺余力為他們排除用電故障。盡管現在年事已高,而且妻子身體也不好,需要常年住院照顧,但鄒仲元十幾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務仍在繼續。
18年來,鄒仲元揣著螺絲刀和電筆穿梭于334戶人家,以“電”為媒,用無私的行動“照亮”整個社區,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成為大家心中的楷模。因為他在社區聲望高,現在,鄒仲元還積極參與矛盾調解,為社區和諧貢獻力量。此前紅旗社區危房拆除工作,一開始有幾戶居民不愿意搬離生活了幾十年的家,鄒仲元就帶頭人房分離,并主動做通了他們思想工作。去年,臺風“貝碧嘉”來勢洶洶,紅旗片區部分樓道停電,鄒仲元又積極和居民們解釋,安撫了他們的情緒。“鄒仲元的故事,是奉獻與責任的生動寫照,他現在已經是我們社區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更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弘揚的正能量。”紅旗社區黨支部書記劉青表示。
來源:昆山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