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科創+生態!昆山高新區打造產業創新高地
日前
昆山市青陽港中央商務區
暨重點片區推介合作發布會舉行
昆山高新區發布重磅規劃
↓↓↓
昆山高新區將以“人文+科創+生態”為重點,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產創、城創、數創“三融合”,重點規劃打造“一廊一廳兩區兩線”,即玉山歷史文化片區、祖沖之科創走廊、西環城市客廳(玉湖—森林公園東)、南星瀆區域和婁江河—前進路兩線,推動城市“更新”“再新”“出新”“煥新”,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



玉山歷史文化片區地處老城核心,迄今已有千年發展史,歷史上曾有賓曦、迎薰、朝陽等六大城門,片玉坊里張大復、梁辰魚、湯顯祖等人唱曲吟詩,聰明弄走出了一門十進士,顧鼎臣、沈坤、徐元文等狀元均出身于此,是昆山名人文化和歷史文脈最富集的區域,是當代昆山“魅力鹿城,水韻江南”城市特色的集中展示區。


區域位于前進西路以南,人民北路以西,規劃道路前浜路以北,瑯環里以東,處于昆山老城區核心地帶,將被打造為昆山市區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功能節點,老城區的城市中軸線,也將成為市民休閑娛樂購物的主題性街區,其地下建筑與地鐵站連通。
瑯環公園地塊突出文化主題,以侯北人美術館、徐士浩宅改擴建與瑯環公園及周邊新建建筑,共同營造藝術主題歷史文化街區。突出街角城市空間,通過街角區域形成城市通廊,將玉山廣場和瑯環公園串接,同時結合地鐵出入口設置商業下沉庭院,建造TOD商業街區。


延續市民活動中心原有體育功能,擴展場地規模,營造立體化體育公園,豐富市民休閑體驗活動。街角處開放,形成商業內街,同時沿亭林路形成小尺度商業街區,并保留昆山歷史建筑俞楚白宅,將其作為商業街區中的文化節點;用景觀方式重塑歷史上西市河、百花街,營造水街騎樓形式的小尺度街道空間。


祖沖之科創走廊是陽澄湖兩岸科創中心的重點發展軸帶之一,匯聚了大漁灣智谷核心區、數字創新港、登云里、清華科技園等重要創新載體與園區,聚焦“數字+科創”“金融+科創”“產學研+科創”,串珠成鏈建設各類高質量創新載體,構筑陽澄湖兩岸科創中心科教、產城、數實深度融合的“中軸線”。

位于昆山陽澄湖兩岸科創中心“智谷芯”,周邊創新資源豐富、特色產業集聚、生態優勢明顯,是昆山高新區祖沖之路科創走廊上凝心聚力重點打造的科創核心,也是集生態、宜居、創新于一體的城市庭院。結構上以大漁湖為中心,東西貫通景觀中央軸線,向西鏈接傀儡湖形成綠色生態廊道;功能上打造三大圈層,內圈打造綠色生態公園,中圈布局公共功能設施,外圈形成科創載體空間。

目前,片區已建成兼具昆派特色與歐式風情的大漁灣湖濱風情商業街區,融合藝術、生態、康體以及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大漁湖公園,成為本地居民、科創人才、各地游客感受多元文化體驗、享受戶外休閑時光的首選地之一。

協鑫數字科技金融中心地塊位于大漁湖片區西北側,占地面積約107畝,將作為啟動區進行先期開發建設,打造集科創辦公、五星級酒店、高端住宅及精品商業于一體的科創綜合體,周邊將沿廟涇河生態走廊規劃建設一大批科創載體。

▲協鑫數字科技金融中心(設計意向圖)
廟涇河生態廊道串聯傀儡湖、陽澄湖、森林公園等生態系統與城市公園,集聚科技創新等功能,打造集生態保護、科創教育、社區休閑于一體的綠色科創走廊。





著眼中環西線兩側,推進森林公園東側、花園路、玉湖-凱宮等重點區域更新。加快工業遺址公園、風雷河、花園里商業水街開發建設,打造水鄉文韻與工業文化融為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森林公園東側片區占地約1平方公里,是貫穿聯系昆山市城市生態森林公園與亭林園的關鍵區段,也是“環森林公園”最具開發價值的區域。片區將以森林公園為核心向東輻射,形成“三層三道”的空間結構,打造“昆山名片性的、富有風韻的國際居住社區與生活中心”。



▲森林公園東側高品質住宅效果圖






啟動南星瀆區域發展規劃,聚焦產城融合、功能提升、文化塑造,打造面向高層次人才的活力多元、功能復合的城市新中心。加快“白漁潭(農)—姜巷(文)—玉葉(旅)”區域連片發展,啟動規劃“白漁潭—吳淞江—界浦河”慢行步道,打造昆山之鏈的高新之鏈。







依托蘇州地鐵11號線,盤活潛力用地,重點打造一醉城市廣場、華琚雅苑、世紀大廈等高端配套項目,進一步提升西部副中心整體城市能級和形象,塑造“西部品質門戶、新區活力都心”。





追高逐新 攀高求新
未來
昆山高新區將持續發力
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經營
共啟城市合作新篇
共筑產城融合標桿

來源:智美昆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