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巡禮 | 昆山“全過程”實時普法激活法治實踐新動能
“八五”普法期間,昆山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創新構建貫穿法治實踐全過程的實時普法體系,顯著提升普法精準性、互動性和實效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法治新動能。
一是立法參與全鏈條普法,激活法治宣傳源頭活水。

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優勢,創新立法“伴隨式”普法,將實時普法融入立法意見建議征集及法律解讀全過程。在全市設立27個立法信息聯絡站、1857個立法信息采集點。通過定期組織各界代表及群眾開展主題研討、立法征詢座談等活動,使立法參與成為生動的法治宣傳實踐課堂,累計吸納群眾意見3606條,其中360條獲國家立法采納。創新打造“立法直通車”,利用“昆山論壇”網站開展線上互動、意見征集,深入闡釋立法背景、核心條款,引導公眾理解法治精神、感受法治進程,累計圍繞63部法律法規草案策劃專題普法71場次。同步強化立法后普法,將新頒布法律法規納入市級部門普法責任清單,通過政務新媒體精準推送、專題培訓、普法宣講等方式及時宣傳解讀。

二是執法過程全場景普法,推動執法普法深度融合。

出臺《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開展實時普法的工作指引》,大力推行“說理式執法”,使行政執法人員手中“所執之法”變為口中“所普之法”,確保群眾在執法現場獲得及時、精準、權威的法律解答。開展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提升試點,舉辦情景模擬大比武,以賽促練提升執法人員素養和普法能力。率先發布《現場行政執法工作規程》,將實時普法作為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重要環節予以固化。聯合融媒體中心打造《尚法“執”播》網絡直播欄目,聚焦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執法領域,通過“邊執法邊普法”形式全景展示執法流程、在線解答法律問題,累計吸引在線觀看34萬人次,解答問題315條,倒逼行政執法部門踐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理念。

三是司法辦案全環節普法,深化陽光司法機制效能。

制定司法辦案全過程實時普法規范,圍繞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類司法案件,提出主動告知式普法、答疑解惑式普法、釋法說理式普法、輿情回應式普法、全民公開式普法5種實時普法方式,推動形成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嚴格落實法官、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常態化組織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市人民法院每年線上直播發布十大典型審判案例,創新打造物業融合法庭,結合案例編寫《物業服務規范發展司法指引》,將“家門口”庭審變為“沉浸式”普法課堂。市檢察院、司法局、工商聯牽頭,聯合相關執法司法機關建設昆山市企檢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政策法規宣傳、個案預防、行業治理等“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務。

四是法律服務全維度普法,精準賦能社會治理供給。

在全市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公證、人民調解等行業部署開展實時普法專項行動,要求從業人員在提供法律服務、調處矛盾、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時同步進行釋法析理。成立昆山市“八五”普法公益講師團,打造“尚法課堂”普法活動品牌,建設“尚法昆山”全民學法積分平臺,推行“點單式”精準普法。圍繞群眾身邊的法治熱點,制作《小鹿來了》普法短劇,全網觀看80.2萬人次。支持江蘇樂士律所發起設立樂融融法律服務中心,孵化志愿者隊伍12支共400人,為數百名婦女兒童提供公益援助。創新推出“法治金課”,組織政府實務專家、專業律師通過“上門送法+園區服務”模式,為企業經營全生命周期提供法治支撐,開展線下宣講40余場惠及企業2000余家,線上網課點播1800余次。

來源:尚法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