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高新】聞“風”而動,嚴陣以待!
7月30日06時49分
昆山市氣象臺升級發布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昆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升級昆山市防御臺風“竹節草”
應急響應為Ⅱ級

昆山高新區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積極部署、迅速行動
奔赴防臺防汛第一線
全力保障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和城市運行平穩有序
區規建局統籌協調,精準儲備物資,密織巡查網絡,組建應急隊伍50支。搶抓臺風來臨前窗口期,要求133處在建工地全面停工并提前排摸工棚底數清單;提前完成101座站閘、22座防洪閘、61座強排站全覆蓋檢修;巡查227條市政道路及附屬橋梁、路燈;提前修剪樹線矛盾樹木2.2萬株,排查加固樹木3580株。出動巡查、搶險人員數百人次,重點對易澇區、老舊房屋、建筑工地等點位開展隱患排查,指導568個小區物業落實全鏈條防臺機制,累計處置路面及小區等積水點隱患90處。

通過企業微信群、網格“鐵腳板”等方式,向區內2800余家工業企業、507個群租廠區全覆蓋發布防臺預警信息,要求所有企業在強降雨強臺風天氣期間停止室外登高、吊裝、臨時用電等委外作業、危險作業。著重提醒區內華風風能、富鈦、華邦等地勢較低廠區,提前準備沙袋、排水泵等防澇排澇設施,加強廠區內部雨水管網的疏通,協助做好廠區內路面基坑、活動板房、有限空間等易積水區域加固、排澇等準備。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組建防汛搶險救援隊伍16支,其中消防專業救援隊伍4支、社會救援力量12支,確保應急響應及時高效。

指導部署22個行政村做好應急值班值守工作,對年久失修的自建房、簡易房(看護棚)內的人員實施轉移,堅決做到“危險房屋必須清空、危險區域人員必須撤離”,累計轉移安置群眾80人。


組織協調學校、學科類培訓機構、養老場所等按照防臺防汛安全工作要求,排摸低洼地、簡易房及廠房等風險點位,圍繞排水設施、物資儲備、應急預案等方面開展自查自糾,明確措施落實到人、落實到位。組織開展農田水利設施(溝渠、泵站、堤壩)、漁業設施(池塘、網箱、筏架、漁船)、農業大棚、農機倉庫等農業設施設備全面巡查檢查,及時加固維修;提前清理疏通溝渠、打開排水口,保證田間排澇暢通。保障醫療機構防汛安全與急救通道暢通,組建防臺防汛醫療衛生救援隊伍2支,應急救援人員近150名。依托區人武部,組建一支30人的防汛應急分隊。

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組建成立應急突擊隊,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人員、物資、搶險設備“三到位”。加強防臺知識宣傳,通過發放告知書、現場指導等方式提升沿街商戶和在建工地安全防范意識。加大巡查頻次,排查施工單位周邊、公園河邊、學校周邊、主干道的情況,重點關注廣告招牌脫落、工地圍擋倒塌、樹枝刮落、路線積水等各類安全隱患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置。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保障人員645人次,發放各類安全告知材料800余份,檢查戶外設施570余處、整改隱患43處,走訪工地95家次,疏通易積水路段90余處,扶正護欄50余處。

區環衛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力量對全區道路、垃圾收集點、公共衛生間等重點區域開展地毯式排查,及時清掃路面樹枝落葉等雜物,防止堵塞下水道。對區域內26處低洼易積水路段進行深度排查,逐一查看窨井蓋、雨水口等排水設施情況,加快做好積水抽排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出動保潔人員2441人次、環衛車輛249車次,排查疏通雨水蓖1265處,清理垃圾雜物3.7噸。

亭林城市管理辦事處統籌用好微信群、小區LED屏、短信等渠道發布預警信息和風險提示,落實直達群眾的預警和響應聯動機制;成立由科室-社區-物業三級聯動的防汛防臺應急隊伍,共1070人,組建辦事處應急防汛搶險隊伍4組26人,執行汛期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重點對老城區老舊危房、征收拆遷房屋進行巡查,分類施策轉移應急避險人員,制定轉移預案;緊盯防汛要害、易澇部位,對重點易澇小區實行每隔2小時巡查制度,組織發動物業清理疏通小區內雨水篦子、雨水井口及管道。加強防汛物資儲備與發放,累計發放防汛沙袋5000余袋、柴油式抽水泵24臺、潛水電泵47臺,守牢防汛救災安全底線。

為應對臺風影響,柏廬城市管理辦事處迅速行動,全面落實防臺防汛措施,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應急搶險隊伍隨時待命。備足沙袋、抽水泵等物資,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物業對低洼易澇區、老舊房屋、地下車庫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消除積水點34處,轉移危房住戶374人。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居民微信群、社區電子屏等渠道實時發布臺風動態和防范提示,提醒居民減少外出,做好居家防護。

來源:智美昆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