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過半,舉國歡慶的氛圍正濃
而昆山交工的建設者們
用堅守與汗水點亮另一種璀璨
國慶“黃金周”也是施工“黃金期”
項目建設生產正酣
交工人以“不停工”的節奏
保證進度不掉線
把對祖國的祝福寫進每一次掘進里......
634國道昆山北段工程施工項目G634-SG標段全長約6.8公里,新建1座高架橋、7座地面中小橋梁、2座箱涵、2座管涵,改造利用1座跨滬宜高速橋梁,小修利用1座三千灣大橋。
水泥攪拌樁累計完成189494米,主線高架橋累計完成82根,中小橋累計完成66根,PC管樁完成14426米。
工程建成后將縮短昆山-太倉港物流運輸時間與成本,促進原材料、產品跨區域流動,帶動沿線物流、商貿、制造業發展,形成更緊密的經濟聯動。在助力區域產業分工優化、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同時,完善公路網布局,彌補高速、鐵路等交通方式的不足,提升陸路交通的通達性與韌性。
常嘉高速公路錦溪互通連接線工程已完成7座橋梁,剩余4座正在進行下部結構施工;全線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有序進行施工。為保證江浦路至古城路段按照節點時間順利貫通,節日期間,項目部全體參建人員按照總體施工生產部署,緊抓昆周線大橋圍堰、管樁和下部結構施工,確保施工生產安全有序推進。
項目建成之后,不僅完善昆山南部路網結構,提升高速公路與地方道路的銜接效率,更促進昆山市旅游度假區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的改善,有著長遠戰略價值。
紅楊路接博雅路改造工程
鹿城路北延工程
紅楊路接博雅路(城北大道-虹祺路)改造工程與鹿城路北延(蕭林路-中環北線)工程均為昆山市完善區域交通網絡、提升道路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
紅楊路接博雅路改造工程總體進度達30%,樁基已完成100%,下部結構完成88.2%,路基完成15%,現澆箱梁完成25.9%。工程將有效連通紅楊路與博雅路,打破斷頭路現狀,分流平行道路交通,并增強跨航道通行能力,顯著改善周邊交通狀況。
鹿城路北延工程包括鹿城路及廣福路,總體進度達54%,其中張家港大橋樁基完成100%,下部結構完成100%,路基完成31.5%,路面完成27.5%,鋼箱梁現場安裝完成12.3%,后場拼裝完成84%。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滿足近遠期交通需求,提升路網服務水平,進一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兩項工程的建設實施,將共同增強昆山城北區域路網密度與通行效率,形成南北向交通新通道,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并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震川西路(古城路-環城西路段)改造工程主線已經建成通車,項目總體完成工程量的91%,震川西路完成100%,新城路大橋主體結構完成100%,附屬結構完成85%,路基完成58%。
震川西路西接蘇州、東連上海,有力提升了昆山重點鄉鎮與園區的區域互通能力,優化了滬-昆-蘇交通布局,為區域產業協同、人才流動提供了“交通便利”。
綠化“換新裝”,秋意正濃!
當前正值秋季種植的黃金期,在前進路、外環節點、震川西路、中華園接金陽路、祖沖之路南延、巴城梧桐小城等綠化施工現場,綠化工人們正在給管轄區域的草花“更新換代”,修剪色塊、施肥養護……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出動綠化養護人員約300人次,作業范圍覆蓋全市5條主次干道,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養護網絡。
同步投入酒水車20余臺、水泵40余臺,針對行道樹、花箱等重點綠化載體開展精細化養護,澆灌行道樹約11940余株、花箱1600余個。此外,重點推進花卉補植更新與綠地修剪,確保養護“不斷檔、不缺位”,切實提升節日期間綠化景觀效果,讓市民在節日氛圍中暢享綠化景觀帶來的“綠色福利”。
瀝青拌和廠開啟“不停工”模式!
大眾瀝青拌和廠以滿格狀態投入水穩、瀝青生產。水穩生產區機器轟鳴,工人們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從原料配比到攪拌成型,確保水穩材料質量過硬,實現2天生產水穩3500噸。
瀝青生產線上,高溫瀝青與集料精準融合,滾燙的瀝青混合料不斷產出,全力滿足周邊多個道路項目施工需求,為重點工程建設鋪就“快車道”,全力沖刺今年最后一季!
砼生產“24小時”全天待命!
開發區生產中心的員工堅守崗位,為項目順利推進做好混凝土供應保障,“雙節”期間預計完成6700方混凝土供應。同時,巴城、花橋、張浦各生產中心火力全開,抓雙節開好頭,吹響第四季度進軍號角,實現產量最大化。雙節期間生產板梁42片、箱梁40片、人行道板280塊。
來源:昆山交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