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踩中的坑(住宅)
一天上一當,當當不一樣。雖然話夸張了一些,但是社會誠信體系缺失嚴重卻是事實。買房中的坑,有買了爛尾的,有買了一房多賣的,有買了只建了小區大門的,這些屬于踩雷“重傷”或者“犧牲”。昆山還是好的,以上幾個一個沒有。 有些城市像一房多賣的,明顯存在故意行為的,最后也沒有處理結果(是否存在涉嫌詐騙)。 現在的房子開發商、銷售方、合同協議方都是隔離開的,類似小米汽車。 說到底就是最后責任往第三方身上一推,與我開發商無關,流程正常走,銷售過程中存在欺騙、誘導、挖坑,消費者吃了啞巴虧,維權難于上青天。 本人開盤買了周市萬科的房子,為了方便,買了一個汽車位7.5萬,貸款了8.5萬,交房后發現,原本介紹時銷售說的車位在住宅樓下,結果等交房后發現其實車位離我300米遠,我住最北面高層,車位給我劃在最南面。實際情況開盤賣車位時,就只拿出來最南面位置的車位,然后告訴你在你家樓下。 銷售車位圖紙未標識地面對應樓棟號及朝向。開發商想故意給你挖坑,請君入甕,第一次買房被下套。因為是期房,所以也沒有辦法看實際車位位置。 第一批買車位的,很多都中招了。 貨不對板,貍貓換太子,調包,玩的溜。現在像吃了蒼蠅一樣,智商還被侮辱。 后來交房2年,開發商通過物業告知,可以另外花2萬,調換車位位置。故意坑你,這還是如日中天時候的萬科干的事情,該項目應該是萬科合作開發,萬科一手操盤。 第三方銷售當時這么宣傳、介紹,應該是得到開發商的指示,當然,開發商肯定說是第三方銷售的個人行為,與開發商無關。 我這些損失,對于爛尾的,一房多賣的,只建大門的,算很幸運的。現在拿出來說,是因為聽說很多樓盤那時候需要茶水費,周市萬科不需要茶水費,周市ZF還是很給力的。萬科這么銷售車位,各位大神,里面項目負責人、銷售負責人有沒有從中得利? 因為茶水費可以退,有個遠方親戚按非國…….罪,踩縫紉機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