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血管外科
接診了一位70歲患者老李
他因左下肢間歇性跛行一年
伴發(fā)涼、麻木1月就診
老李平時身體狀況就不好
多次因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至肺病科住院治療
這次入院查體發(fā)現(xiàn)
左側小腿中下段皮溫低
左腘動脈、足背、脛后動脈未捫及搏動
足趾顏色紫紺,血運差
術前下肢動脈CTA提示:左下肢股、腘動脈長段閉塞,膝下動脈主干未見顯影,可見少量側支血流。
考慮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合并血栓形成,該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將面臨截肢風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血管外科姜坤主任團隊仔細分析患者病情,該患者在動脈硬化閉塞基礎上繼發(fā)血栓形成,且血栓負荷量大,身體狀況差,行麻醉及開放手術取栓的風險大,遂制定了微創(chuàng)腔內的手術方案,采用動脈機械血栓清除+血管成形術。
術中選用Rotarex導管行血栓清除,對管腔內殘留的血栓放置溶栓導管,最后采用球囊擴張狹窄病變,管腔獲得滿意。
治療后者患者肢體、疼痛緩解,無遠端血管栓塞,無缺血再灌注損傷,3日后順利出院。
1.穿刺右側股總動脈,“翻山”至對側股總動脈,造影:股淺、股深動脈、腘動脈完全閉塞,膝下可見少量側支動脈代償。
2.使用Rotarex導管由近至遠進行血栓抽吸,少量血栓殘留,置入溶栓管溶栓。
患肢動脈血栓清除,無明顯殘留狹窄,血流流速良好,足底動脈弓顯影良好。
在動脈管壁粥樣硬化、狹窄基礎上出現(xiàn)血流緩慢,繼發(fā)遠端血管血栓形成。部分患者慢性缺血,肢體建立了側支循環(huán),癥狀不典型, 容易延誤診治。
也有部分患者病情發(fā)展迅速, 可表現(xiàn)為典型的“5P”癥狀,即疼痛(Pain)、麻木(Parasthesia)、運動障礙(Paralysis)、無脈(Pulselessness)和蒼白(Pallor)。
該疾病的治療較為棘手,手術時機和方式的選擇非常關鍵,需及時開通動脈恢復血流,不然有肢體壞死,不得不面臨截肢的結局。且管壁內情況多為粥樣硬化斑塊和新鮮血栓并存,術中操作存在管壁夾層、破裂出血和遠端栓塞的風險。
目前昆山市血管外科團隊治療該疾病主要分為開放手術(股動脈切開取栓術)及微創(chuàng)治療(經皮機械血栓清除術、經導管接觸性溶栓術、血管成形術)兩大類。
其中開放手術(在腹股溝處作切口,采用Fogarty取栓球囊取出血栓,適合于身體一般狀況較好,血栓負荷量大的患者),微創(chuàng)手術(經皮機械性血栓清除術或經皮導管接觸性溶栓術,采用血栓清除導管清除血栓及溶栓管溶栓,此種手術方案相較于開放手術,減少了切口感染、出血、淋巴漏等風險,術中僅有一個穿刺點,愈合快,患者容易接受)。
▲Straub(Rotarex)血栓清除裝置工作原理,及體內工作狀態(tài)
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血管外科始終秉承醫(yī)者仁心,盡力為患者解除病痛。現(xiàn)科室人員6名,包括副主任醫(yī)師2名,主治醫(yī)師1名,住院醫(yī)師3名。年門診量30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1000余人,年手術人次1000余例。科室秉持現(xiàn)代外科微創(chuàng)理念,以病人為中心,積極開展各項血管外科新技術。科室常規(guī)開展大動脈疾病(胸腹主動脈瘤、胸腹主動脈夾層)的腔內手術治療;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糖尿病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腔內及開放手術治療;頸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及閉塞性疾病的腔內和開放手術治療;內臟動脈疾病(腹腔干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脾動脈、腎動脈)的腔內手術治療;下肢靜脈閉塞性疾病(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后綜合征、髂靜脈壓迫綜合征、布-加綜合征)的腔內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腔內射頻、激光、硬化劑注射等微創(chuàng)手術),并開展日間手術治療;外周血管瘤的手術治療;急性血管損傷的修復;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急性淋巴管炎的藥物治療等。
來源: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