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獨癥?
孤獨癥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征。孤獨癥起病于三歲之前,三歲以后表現明顯,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 孤獨癥兒童通常都伴隨明顯的語言發育障礙,這種障礙可能會發生在語言的各個環節上,從發聲困難、異常,到語言學習障礙,有的家長甚至于會感到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會說,就是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都說。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總說。孤獨癥兒童的語言障礙可能發生在各種語言層面上,但共同的特點是不能自如地使用語言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溝通。
一、孤獨癥兒童語言障礙的特點
(1) 嬰兒時不會用喃喃語作為表達的嘗試,即使嬰兒期出現這樣的階段,在成長中逐漸退化
(2)言語有明顯的異常,如在音量、語速、節奏及音調上。
(3)說話形式異常,最大的特點是鸚鵡學舌式語言,重復別人說過的話,重復別人的問題,刻板地回答問題。
(4)人稱代詞混用。最明顯的是“我”與“你”的概念混淆不清。
(5)對詞語混亂運用。最大的特點是說出與當時情景不相關的話。
(6)與人交談時主題混淆。例如,當別人都在談及有關體育的話題時,自閉癥患者會忽然說起火車時刻表。
(7)盡管能說許多話,但與他人交往或進行對話的能力明顯受到障礙。如長時間地自言自語談一個話題,或固執地要求他人與自己談一個話題,而不關注他人的反應或意見。
昆山啟智星兒童康復中心招生簡章啟智星兒童康復中心是由昆山市殘聯主管,經昆山市民政局批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本中心為自閉癥傾向、語言發育遲緩、感統失調、多動癥、唐氏兒等特殊兒童提供專業評估、康復訓練、早期教育和支持,以全面協助孩子解決在生活、學習和發展上的困難。我們老師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豐富的教學經驗,良好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秉承著以孩子為本和服務質量至上的原則,采用應用行為分析(ABA)、結構化教學(TEACCH)、感覺統合訓練、人際關系發展干預(RDI)、思維訓練、音樂治療等訓練方法科學結合的康復模式,通過專業努力,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讓孩子能順利的融入大環境。 中心宗旨:用愛心和耐心,以及專業的知識技能,成為引導孩子前進的燈塔。 本機構常年招生對象:1. 語言遲緩2. 口齒不清3. 發育遲緩4. 自閉癥\疑似自閉癥(孤獨癥)5. 多動癥6. 聽力障礙7. 感統失調8. 社交訓練9. 語言發育障礙啟智星特教中心開設的課程有1. 語言認知理解課2. 感覺統合訓練3. 小組融合課4. 精細訓練5. 游戲課6. 半日制課程7.游戲小組課
聯系人:趙老師
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無語言兒童的語言開發
模仿動作
任何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會說話的,從不會說話到開始說話,要經過大腦、身體器官、精神心理的一系列發育準備。家長一看到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就著急教孩子學說完整的句子,卻忽視了他的能力發育落后于生理年齡的客觀事實。
模仿就是學習和發展的基礎,沒有模仿,孩子就不能學習適應他的文化所必須的語言和其他的行為方式。聲音模仿是動作模仿的高級階段,所以訓練孤獨癥兒童的語言,一般都從測試他在何種程度上具有模仿能力開始。語言基礎弱的孩子在語言訓練開始之前,都要進行動作模仿的訓練,切忌不加分辨地要求孩子張嘴模仿語言。
模仿從簡單的粗大動作開始:拍手、叉腰、拍腿,孩子視眼可以看到容易掌握;
操作性動作:敲打物品、仿搭積木,用杯子喝水,推動玩具小汽車等 ;
精細動作模仿:手指操,用手指捏東西;
嘴部動作的模仿:嘟嘴u口型,吹氣,伸縮舌頭。
聽指令
要建立孩子良好的聽指令的能力,配合是訓練的前提,簡單一步指令開始。
如:拍拍手,跺跺腳,過來,坐下,起立等,然后再泛化與生活中,可以生活化一點的指令:扔垃圾桶去,穿鞋子,把杯子拿給我等等。
孩子可以理解成人的話,即使不會表達,但是能夠聽懂,我們在他發音能力還沒達到的時候,一樣可以教他用手勢,如:跟老師拜拜,沒有語言孩子如果聽懂,他就會揮手,我們幫他說:拜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理解,為后來語言符號的學習奠定基礎。
發言的強化練習
無意識音的強化
孩子有時會蹦出一些自己的音,或是不經意的時候會仿說出一些字,這時我們也可以及時的模仿孩子的音反饋給他,吸起他的注意力,然后我們再及時發音,孩子也會隨之模仿,如孩子:en,heng 我們模仿en,heng后孩子看了過來,就可以模仿更多,刺激孩子更多音的發出。
當孩子還沒有語言的時候,要孩子說話那是不可能的,從最簡單的a ba ma 開始訓練,因為這些音口型好作好發音,成功率高,我們的語言都是由拼音組成的,所以開始聲母,韻母的練習是個很好的鋪墊,如:海鷗 h—ai 海 o—鷗。
唱歌、兒歌朗讀接字也是個有效的方法,找一些好發音的手指操,或是孩子常聽到的歌曲等,孩子感興趣的時候,仿發音的概率就會高出許多
無意識音的轉化
試著將孩子的發音與實際意義聯系在一起,在這時,激發孩子的說話欲望,將孩子經常玩的玩具或者想要的需求延遲滿足,鼓勵其發音,建立發音與事物之間的關系。
不必矯正發音
即使說不好,有表達意思的姿態即可,若刻意矯正發音,說不定反而會抹殺好不容易培養的說話動機。只要他肯說話,發音不正確的缺陷久而久之會改善過來。家長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確的說話模板即可,但千萬不要學兒童說娃娃語。
不必重復練習太多次
強迫的最終結果就是反抗,我們語言訓練前期,借助強化物可以一個詞要求孩子說2---3遍,觀察孩子情緒,當孩子有點不耐煩時我們趕緊轉移,可降低要求做些兒童可以完成的事,然后給予獎勵;
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單音——雙音——單詞——短語——句子 如a_ an_安靜——保持安靜——上課請保持安靜!
名詞——形容詞——動詞,但也因人而異,根據我所訓練的發現,孩子理解動詞并不是很難,反而形容詞比較匱乏難掌握,但名詞絕對是最先學會 。
句子由易到難 由短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