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新中國成立75周年重點展播劇目的《北上》《清明上河圖密碼》,取景、拍攝或制作都與昆山緊密相連。昆山的古鎮老街、小橋流水,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天然良壤。不止于此,昆山還活躍著眾多投身微短劇創作的團隊,孕育出不少知名IP,散發著別樣的文藝活力。
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提出,要依托昆山數字文化影視產業園等載體,積極發展書香、演藝、影視(微短劇)等產業,推動文化新業態持續涌現。昆山數字文化影視產業園建成運營國內最大宋代實景基地——阿里大文娛•周莊數字夢工廠。當前,我市正搶抓微短劇產業“風口”,加快打造影視(微短劇)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創新集群。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開展影視(微短劇)“六個一”行動計劃,計劃出品及承制網絡電視劇、網絡微短劇、綜藝節目20部以上,其中不乏文旅、非遺精品短劇。昆山,正以迅猛之勢崛起為影視(微短劇)產業發展的沃土。
國內首部“AI+昆曲”的文旅非遺網絡微短劇《玉見梁辰魚》,由昆山高新區黨群工作部指導,昆山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云耕(蘇州)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已入選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六批推薦劇目,預計7月與觀眾見面。
該劇以明代戲曲家梁辰魚為原型,構建跨越時空的雙線敘事,講述其為父尋藥意外穿越到現代昆山,遇到生物醫學工程在讀博士高玉見,與其攜手并肩破解困境,并在現代科技的啟發下突破藝術創作瓶頸成為當代昆曲名家的故事。
“看一部劇,赴一座城”——《玉見梁辰魚》還將充分展示昆山江南水鄉的人文底蘊、靚麗風景和現代化建設的繁榮景象,營造跟著微短劇來昆山“看美景、品美食、賞昆曲”的打卡新風尚。
今年5月,由昆山赤瑪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網絡微短劇《莊進你心里》將在優酷平臺上線。該劇講述了六名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在被譽為旅游神元妃嫘祖的指引下,來到周莊展開的奇妙旅程。在劇集之余,展示了昆山周莊古鎮獨有的風情魅力。該劇已于2024年12月在東方衛視平臺播出,且通過影視(微短劇)平臺,助推周莊文旅品牌走出去。
今年5月,網絡微短劇《宋詞昆曲維護小隊》將在位于周莊鎮的昆山數字夢工場影視基地開機。該劇圍繞語文課本中的宋詞,融入故事,結合昆曲元素,探索通過昆曲的方式演繹宋詞的表現形式,展現獨特的中國文化之美,也展示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特點。
昆山數字夢工場平臺所在的蘇州影視(微短劇)產業園昆山基地今年初揭牌,擁有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室內攝影棚,打造了包括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和電影《群星閃耀時》《東極島》,大型綜藝《劇好聽的歌》《這!就是街舞》等多部影視綜藝項目。
昆山數字夢工場影視基地共有宋代實景外景地146畝,專業影棚5個,面積超30000平方米。去年成立了AI數字創新中心,重點承接AI數字處理等業務,并強化影視內容出海品牌建設。隨著阿里大文娛技術核心團隊的入駐,最先進的影視虛擬拍攝技術也被引入到這里。
擁有國內綜藝影視行業頂尖創新研發能力及拍攝制作實力的蘇州聚仁樂顏影視制作有限公司落戶位于巴城鎮的昆山軟件園。由聚仁樂顏公司聯合出品的網絡微短劇《流量風云》《非正式營銷》入選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計劃,創作計劃推薦劇目,出品全國首檔中醫文化明星體驗真人秀《國醫少年志》和大型文旅綜藝節目《音你而來》《非來不可2》等。
在《音你而來2》中,張震岳、張碧晨、武藝、小鬼王琳凱、歐陽娜娜、王赫野、陳卓璇七位風格迥異的音樂人,以“音你小隊”之名踏上馬來西亞文化探索之旅,走進吉隆坡、馬六甲,以音樂為媒介,用旋律書寫跨國友誼,搭建中馬文化交流橋梁。
北京云耕九州文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昆山高新區簽約,攜手共創云耕九州(昆山)數字文旅微短劇產業基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微短劇創新創作大賽”,圍繞“跟著微短劇去旅行”,開設“去旅行、來學法、來科普、學經典、看品牌、看非遺、看倡廉”七大主題,征集展現昆山特色人文景觀、社會治理創新、科技創新、歷史文化等網絡微短劇劇本作品200余部,從中挑選出的優秀網絡微短劇作品還將在昆山落地拍攝。
為進一步優化提升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主動問企所需,真誠為企服務,昆山正加快完善市級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相關政策措施,注重從“影視集聚發展、影視企業成長、影視作品發行”等十個方面,給予全周期、全鏈條、全方位的有力扶持。加快建立全市影視拍攝服務機制,成立影視拍攝服務中心,創新影視拍攝服務舉措,持續推出重大題材影視創作精品力作,加強數字賦能、深化文旅融合、促進消費增長,不斷優化和提升影視(微短劇)產業發展營商環境。
未來,昆山將按照《關于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精神,深入實施文化強市“833”計劃,樹立精品創作導向,堅持文旅融合原則,強化文化科技支撐,加快推進影視(微短劇)園區基地建設,深化與央企國企、頭部平臺合作,筑巢引鳳吸引更多影視企業及藝術家團隊來昆投資興業、深耕發展,聚焦重大題材文藝創作,彰顯地域特色人文經濟,推出更多“爆款”精品力作、培育更多“出圈”影視IP、打造更多“出彩”文化現象,推動城市發展與藝術生活深度融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