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44925
理氣化濕治泄瀉
疏肝運脾
金
杏
省名中醫徐進康
婁醫解案
昆山市中醫醫院將依托婁江醫學傳承工作室團隊,推出健康科普欄目《婁醫解案》。該欄目基于豐富的真實診療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中醫理法方藥背后的千年文化智慧,并傳授順時養生的精髓,旨在將深邃的中醫智慧轉化為民眾可知可感的健康知識。這不僅是一次中醫精粹的系統梳理,更致力于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生動對話,切實助力廣大市民提升健康素養,實踐科學養生。
周先生,45歲,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男士,平時工作壓力較大。
近3年來,他深受大便溏稀以及腹痛的困擾,每天要跑好幾次廁所,大便又細又爛,排便總感覺不暢快,肚子里還經常咕嚕叫、排氣多。特別是早上起床時肚子會隱隱作痛,上完廁所才能舒服點。
雖然胃口尚可,但睡眠不好,多夢。之前他常吃生冷食物,加上工作壓力大,情緒常常郁悶。
最近癥狀加重,查了腸鏡也未發現異常。周先生聽說徐進康主任在調治脾胃病方面經驗豐富,特來求診。
徐師解謎
肝郁乘脾 濕阻氣滯
徐進康醫生分析,周先生的泄瀉核心在于“肝脾不調,濕阻氣滯”。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他情志不舒,肝氣郁結不暢。肝屬木,脾屬土,肝氣郁滯就像樹木太茂盛會壓迫土地一樣,會“欺負”脾胃。加上他以前常吃生冷食物,損傷了脾胃陽氣。脾胃受傷,運化水濕的能力就下降了,導致濕邪內生,阻滯在腸道。氣機因而變得不通暢。氣滯濕阻,不通則痛,所以出現腹痛。濕濁下注大腸,傳化失常,所以大便溏稀、腸鳴頻繁,肝郁則影響心神,所以睡眠不安、多夢。
治療上,徐師以“疏肝運脾,理氣化濕”為法,重在調和肝脾,暢通氣機,祛除濕邪。服用兩周中藥后,周先生大便次數減少,逐漸成形,腹痛基本消失。后續治療中,在調和肝脾的基礎上,增加了補益脾胃之氣的藥物黨參、黃芪等鞏固療效。三診時癥狀已明顯好轉。
預防保健
揉腹疏肝氣 飲食避生冷
徐師指出,像周先生這類因情緒壓力、飲食不當誘發的泄瀉,調養重在管理情緒和飲食,防止復發。
1.注重情緒管理,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可選擇三伏貼、艾灸等治療。平時在家也可每日按揉太沖穴(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150-200次,疏肝解郁;
按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150-200次,健脾和胃。
2.注意飲食調護,避免生冷食物和冷飲,少吃油膩、辛辣、難消化食物。規律飲食,勿過饑過飽?沙J辰∑⒒瘽裰,如山藥、蓮子、芡實、炒薏苡仁、炒白扁豆等煮粥或熬湯。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金杏藥膳
健脾調理藥膳
材料
太子參15g、茯苓15g、山藥30g、陳皮9g、紅棗30g (6顆)、豬肚(可換母雞、排骨等)、生姜6g.
功效
健脾益氣,化濕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濕阻氣滯導致的慢性泄瀉、大便溏爛、腹脹腸鳴、疲倦乏力者。
烹飪方法
1.豬肚處理干凈,焯水備用。中藥提前浸泡半小時。
2.將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砂鍋中。
3.加入足量清水(約2000ml),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1.5-2小時(根據食材酌情增減時間)。
4.煲至豬肚軟爛,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撈出生姜棄去。
5.喝湯,適量食用豬肚。每周可食用2-3次。
徐進康,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二級),博士生導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年,繼承吳門醫派、孟河醫派輕清靈巧的診療特色和精誠仁和的理念,潛心研究內科尤其是脾胃系疾病的中西結合診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群眾信譽度高。
江蘇省名中醫徐進康傳承研究工作室以脾胃肝膽病、中醫內科疑難病、亞健康中醫體質調治等為主要臨床方向,通過中藥煎劑、自制制劑、中醫外治、冬病夏治、冬令膏方等方法,傳統和現代結合,內治和外治結合,宏觀和微觀結合提高中醫藥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性疾病、功能性胃腸病、炎癥性腸病、脂肪肝及胃腸道腫瘤等的療效。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