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這座以音符雕刻歷史的“世界音樂之都”,近日被來自東方的古老藝術深深打動。當地時間8月2日至3日,昆山當代昆劇院攜經典昆劇《西廂記》亮相2025“中國戲演出季”暨中國戲國際展演系列活動,在維也納穆特劇院連演兩場。
演出座無虛席,掌聲雷動
演員三次返場謝幕
仍難平息觀眾的熱情
向當地觀眾淋漓展現了
“百戲之師”昆曲的不朽魅力
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時空的感染力
2025“中國戲演出季”暨中國戲國際展演系列活動由中國歌劇研究會和(歐洲)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協會聯合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承辦。承載著六百余年昆曲雅韻的《西廂記》以“現代視角詮釋傳統之美”的姿態亮相維也納。這部源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經典,講述了相國千金崔鶯鶯與書生張珙沖破禮教束縛、追求真摯愛情的故事,其“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愿望引發了觀眾深切共鳴。
昆山當代昆劇院的演員們,以其精湛技藝賦予了角色鮮活生命。一級演員由騰騰飾演的崔鶯鶯,扮相華麗,表演細膩入微,將大家閨秀的含蓄深情與追求自由的勇氣層層遞進,一顰一笑盡顯“花間美人”風骨;一級演員張爭耀塑造的張生,癡情儒雅兼具果敢擔當,醇厚清亮的唱腔更添角色魅力;青年演員鄒譯瑤飾演的紅娘則以俏皮靈動的表演成為全場的“氣氛擔當”,演員們自然流露的表演為這部古典名劇注入了輕喜劇色彩,引得觀眾陣陣會心笑聲。
作為滋養中國戲劇六百年的“活化石”
昆曲以其水磨腔獨有的
婉轉悠長之韻
深刻詮釋著中國戲劇美學的精髓
此次維也納演出
在保留傳統昆曲精髓的基礎上
更在服裝、配樂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設計
既凸顯中國傳統文化特色
亦兼顧國際觀眾的審美視角
“隔墻對詩”“月下焚香”等經典場景
巧妙熔鑄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浪漫詩意
與昆曲藝術的優雅精致
為觀眾打造了一場
超越語言藩籬的視聽盛宴
現場既有盛裝出席的本地藝術愛好者
也有專程前來的華人華僑
為消除文化隔閡
演出特別配備了精心制作的
中、英、德三語字幕
在力求保留原著詩詞雋永意境的同時
助力外國觀眾
深度理解劇情精髓與藝術內涵
演員的眼神和手勢仿佛在無聲地講述故事,音樂如潺潺流水般動人。
維也納的舞臺之外,藝術的交流更為隨性生動。演出間隙,昆山當代昆劇院的演員們將昆曲帶到了維也納市中心的英雄廣場和霍夫堡皇宮,兩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驚艷上演。悠揚的笛簫聲吸引眾多游客駐足,演員們即興展示昆曲曼妙身段,現場演繹《牡丹亭·游園》《下山》經典片段,并與圍觀群眾展開趣味互動,不少外國觀眾饒有興致地跟隨模仿,親身體驗昆曲之美。
維也納的掌聲尚未遠去
東方雅韻已啟程奔赴下一站
昆山當代昆劇院將攜這部
承載著中華文化精粹的《西廂記》
馬不停蹄奔赴意大利
8月5日與6日
克雷莫納·費德里科二世庭院
與克雷馬·馬南蒂音樂廳
將繼續回蕩起這段
古老東方的愛情絕唱
今年正值昆山當代昆劇院成立十周年,劇院以昆曲為媒介,架設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近年來,昆山當代昆劇院通過多次赴其他國家和地區展演,助力提升昆山城市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加強密切聯系,推動文化互鑒,共同發展。
來源:昆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