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女離線北街九貓醬
|
1958年,我從省立新蘇師范普師畢業后,在昆山蓬朗小學擔任自然課教師,是昆山市政協第八、九、十屆政協委員,2000年退休。 1982年,國家教委修改教育大綱,新大綱中增加了不少新的教學內容,其中天文知識在新大綱中占比約20%左右。許多老師面對新教育大綱的天文內容,是兩眼一摸黑,不知所措。我是自然老師,講講大自然、做做標本還是比較熟悉的。天文知識的教育內容,也是第一次接觸到,一竅不通。 對于這些新情況,我在研讀新教育大綱后,冒昧地寫了封信給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專家求教。 想不到沒過多久,國際著名天文學家(太倉沙溪人)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龔樹模先生給我回信,信中介紹了天文學的基本要點,并摘錄了部分天文學書名,要我讀讀這些有關天文學的書籍。 一位著名的國際天文學大家,任紫金山天文臺的副臺長,能在百忙中給一位普通的鄉村小學教師回信,使我喜出望外。 在龔樹模先生的指點下,照著書名跑遍了昆山的書店也沒有找到要讀的書。不是沒有這種書,而是這種專業書發行量少,只是做研究的人才能派上用場。 后來在龔老先生的關心下,搞到了一些天文方面的書。看到這些書,就像看天書一樣,一是看不懂,二是沒實用性,在沒有儀器的情況下,只能了解一些天文的小常識。以后,在他的教誨下,我慢慢地對天文有了興趣,從愛好到掌握一些天文景觀知識,一直走過了將近20個年頭。 我每每取得的一點成績,總離不開龔樹模先生對我的鼓勵,真是一朝受益、終身難忘。 上海實驗小學有位老師叫林有禹,是上海實驗小學的副校長,全國自然課的特級教師,他出版了一本《宇宙》和一本《自然教育法》,我在圖書館看到了這兩本書。 這兩本書對我啟發很大,有好多問題想當面請教林校長。但是,當時有規定,要找國家級的專家,必須有江蘇省教育廳和上海市教委的介紹信,方能聯系學校找到林校長。我是一個鄉村教師,也沒有能力這樣去做,面對這些情況,我也顧不上這些程序,帶了《自然教育法》這本書,獨自去上海實驗小學找林校長,到了校門口,門衛問清原由后,讓我等林校長會議結束會見。 見到林校長后,我道出了新大綱的修改和缺乏教材的困惑。林校長聽了我一番話后,對我說,以后,你也不要來學校找我,也不要讓上海市教育局知道此事,直接寫信告訴我,我來昆山講課。林校長如此支持我、信任我,我很是感動。 1982年7月,我借了鎮政府一輛吉普車到上海,接林校長來昆山給我們上課,講課結束后林校長送了兩本書,一本送給昆山教育局陳伯榮局長,一本送給了我。陳局長聽說一個全國著名的自然課教育專家,還要自己坐長途公交車回上海,太難為林校長了,連忙派了局里的小車送林校長回上海。我記得當時給林校長的講課費是1.5元,還送了100斤西瓜,現在想想真是不容易。 隨后,我們蓬朗小學就成立了天文興趣小組。1982年12月30日,是月全食。我指導天文興趣小組活動,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其實我也不懂,只曉得月亮是圓的,是一口一口被吃掉的。我就叫學生們看好月亮,吃到哪里,就畫到哪里,天文的興趣就是這樣產生的。
之后,學校購置了一臺小型天球儀,天球儀是從上面看的,地球儀是往下看的,觀察的位置和方向不一樣的,它是上北下南左東右西,地圖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1983年又添置了一臺60毫米的望遠鏡,長度為1米,這個望遠鏡的收縮,沒有自動調接長度裝置,必須調接螺絲后才能收縮長度,這在當時屬于中級望遠鏡,已經很不錯的了。 1984年,蘇州天文臺在蘇州公園路的大公園里舉辦了一次哈雷慧星回歸的講座,我派了一個助手去聽課,回校后助手對我講,講課的內容聽不懂。我聽后感覺這樣下去天文興趣活動很難開展。問明講座情況后,又與助手去了蘇州天文臺。蘇州天文臺梅苞臺長熱情接待了我們,我和梅苞臺長談得很投機,認為鄉村小學有這樣的興趣活動小組在全國少見,表示支持蓬朗小學的天文興趣活動。在梅苞臺長的支持下,我連續3次參加了蘇州天文臺組織的“哈雷慧星”知識講座,獲益匪淺。 哈雷慧星是以英國人哈雷命名的慧星,76年才回歸一次。1911年哈雷慧星回歸時,哈雷拍攝了7張天文照片,這7張照片是在上海佘山天文臺拍攝的。梅苞臺長說,1987年的這次哈雷慧星回歸,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拍攝好照片,為中國人爭爭氣,在這之前沒有一張是中國人拍攝的。大家聽了信心十足,我對梅苞臺長說,我們學校有一臺望遠鏡,我們到時一定把這些景象拍攝下來。后來梅苞臺長到我們學校,一看這臺望遠鏡,對我說,這臺望遠鏡的鏡頭小、又不能裝上相機拍照片,是不能用的。 怎么辦呢,要拍攝到天文的流星雨和哈雷慧星,需要日本進口的望遠鏡來觀測,當時這臺先進的望遠鏡費用要5000元,學校沒有能力購置,我就到教育局找陳伯榮局長。陳局長說,我當了這么幾年局長,也從來沒有批過5000元的費用,況且局里也沒有錢,關于購買望遠鏡的事,等下半年再說吧。這可把我急死了。正好,我們學校天文小組參加蘇州市的天文知識比賽活動得了一等獎,教育局才想盡辦法解決了這筆經費購買了望遠鏡。 在這次觀察流星雨時,我們報名表報送到紫金山天文臺參加流星雨的觀測,觀測的結果與專業觀測時間節點相差無幾,這也引起了紫金山天文臺的重視,觀測的結果第一次備案到專業的觀測數據庫。這也是對昆山教育局的一點回報。 1985年3月,江蘇省科協召開全省科協代表會議,邀請我到南京參會,這是我第一次去南京。會上,我被安排在天文組,認識了好多天文專家,了解了以前不知的一些天文知識,很開眼界。 1985年5月,我應邀參加了全國流星雨學術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上,紫金山天文臺張臺長還專門接見了我,使我倍感親切,給了我學習天文知識的巨大動力。 這次會議后,有許多天文專家對我說,你改行跟我們一起研究天文吧。我對專家們說,我只是一個愛好天文的鄉村小學的自然老師,如有可能讓我每個月到紫金山天文臺學習,每次學習帶上一兩個問題來請教,老專家們非常開心,同意我的想法。于是,我會每個月去一次紫金山天文臺,每周去一次蘇州天文臺學習請教。 我們學校的金倚城校長也很支持天文興趣小組,他的兒子在學校教數學,我動員金校長的兒子一同參與天文組的活動,后來,成為了我開展天文活動的得力助手。 1985年10底,我和蔡捍東老師兩人湊了800元錢,在蘇州人民商場買了一臺珠江版DF照相機,替代了原來的柯尼卡135照相機。買好后,連夜在蘇州天文臺進行觀測拍照。當天晚上拍攝了兩張照片,底片是由梅苞臺長提供的,每拍一次用一張底片,拍攝好了蔡老師就去暗房沖洗。拍攝哈雷慧星與拍攝恒星是不一樣的,恒星是平衡的,慧星是斜的,我們要拍攝的是哈雷慧星的尾巴,難度還是很大的,這兩張照片一共拍攝了2個小時,每張拍攝了40多分鐘。 1986年3月,全國哈雷慧星學術會議在海南召開,我和天文興趣組的同學馮月偉參加了這次學術會議。在海南期間,拍攝了哈雷慧星后期變化的軌跡,通過照相觀測、目視觀測和流星觀測,到了4月13日,我們如期拍攝到了哈雷慧星的照片。 1986年12月4日,全國哈雷慧星會議在蘇州召開,我在會上展示了照片,專家對底片進行了分析,并同紫金山的底片進行了比較,我們這張底片是最清晰的,照片觀測獲得了二等獎,目視觀測和流星觀測獲得了一等獎,并在全國學術雜志上發表。
1987年,我們在太倉瀏河觀察日環食獲得了二等獎。下半年,紫金山天文臺在蓬朗小學設點,一臺儀器設在松江佘山。實際上這兩個點是紫金山天文臺對天文研究的一個課題。 1987年秋,我提議建立天文臺,向教育局領導匯報后,局里同意批撥5萬元。在紫金山天文臺駐點儀器工程師黃關興的幫助下,通過常州游艇廠設計建設了蓬朗小學天文臺。這個天文臺直徑6米,用磚2萬塊,半圓形的頂部用玻璃鋼做成,內部龍骨用木料拼接。總裝時,整體物件用了100噸的鋼駁船,通過長江從水路運到蓬朗內河,人扛背牽、跳板撬動一步一步,拉到稻田里,破墻開洞安裝好了設備。 1988年10月14日,蓬朗天文臺正式建成,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龔樹模到蓬朗小學出席了揭幕儀式。 *****7月,蓬朗小學拍攝的哈雷慧星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圖片集。 蓬朗小學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了全校性的“天文”科普教育活動,建立了全國第一座農村天文臺,并被昆山市命名為祖沖之天文臺(祖沖之曾在昆山任婁縣縣令)。在流星雨、彗星等天體的科普觀測中取得了優良成績,學校還將天文課作為全校所有年級必修的校本課程(2012年11月16日,正值蓬朗中心小學開展天文科普教育30周年之際,紫金山天文臺蔣耀文副臺長帶隊前往學校參加慶祝活動,并代表紫金山天文臺與學校簽訂協議,共建科普協作單位。) 蓬朗小學的天文科普教育活動,一直得到紫金山天文臺的關注和支持,多年來與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密切合作,在日環食、金星凌日等特殊天象的科普觀測和網絡視頻直播活動中,取得了圓滿成功,雙方的合作進一步得到了拓展和加深。 蔣長貴(蓬朗小學自然課教師)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玉峰窗 |
|
共2條評分
,昆幣+6
熱點推薦 |
|
在線lucien12
|
以前不知道,原來就在身邊,太牛了
|
|
共1條評分
,昆幣+1
|
|
帥哥離線名字取得好難
|
最早叫幼鹿天文臺吧,后面搬遷了叫三牛天文臺,后面三牛集團出事了,才改成祖沖之天文臺!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
離線古道邊
|
我是天文愛好者,以前確實不知道,感謝分享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
離線古道邊
|
回 名字取得好難 的帖子
![]() ![]() ![]() ![]()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
帥哥離線玉山真人
|
開幕時候我在舉旗,心情是激動的,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
美女離線小徐3202
|
知道老早的蓬朗學校有天文臺,現在老早的小學初中都拆了還有天文臺嗎?
|
|
樓中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