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市民,我們習慣于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水,推開窗戶便見綠色。但這一切美好從何而來?昆山市生態環保局和昆山論壇組織了一次“網眼看生態,美麗昆山我見證”的活動,讓我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昆山在現代化城市生態保護上做出的努力。
走進污水處理廠,這里沒有公園的鳥語花香,只有機器的轟鳴和水流奔騰的氣息,看到經過層層處理后變得清澈透明的活水,這個轉變過程的背后凝聚了巨大的能源、技術和人力成本,他們承擔起了最臟、最累的凈化工作,確保了城市代謝系統的底線安全。



接著來到了天福國家濕地公園,這里有大片水稻和超過200種鳥類,更是多種生物的棲息地,與污水處理廠不同,濕地是一場安靜、緩慢的凈化修復過程,在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上有著重要作用。



網絡時代,我們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行動的發起者,看到昆山為了城市生態所做的各種努力,我們也應該減少污染排放,做好垃圾分類,從小事做起,為城市清澈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