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真的會“心碎”
60 歲的李阿姨(化名)因肺部感染住院
本就身體不適的她
又遭遇了強烈情緒刺激
突然襲來的劇烈胸悶痛、渾身出汗
讓她陷入危急
復查心電圖、肌鈣蛋白都出現異常
初步判斷:急性心肌梗死
可緊急冠脈造影后,結果卻出人意料:冠狀動脈沒有明顯狹窄,真正的 “元兇” 是一種叫 “應激性心肌病” 的疾病,俗稱 “心碎綜合征”。
經過針對性治療,李阿姨現已康復出院,但這個案例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什么是 “心碎綜合征”?
應激性心肌病是一種急性、可逆的心力衰竭綜合征,因左心室形態在影像上酷似捕捉章魚的 “章魚壺”,也叫章魚壺心肌病。
▲捕捉章魚的 “章魚壺”
▲凌阿姨的左心室造影
它的癥狀和急性心肌梗死高度相似,都會出現胸悶痛、出汗等表現,但核心區別在于:冠狀動脈沒有阻塞,且心肌損傷是可逆的。
簡單說,這不是單純的 “情緒上頭”,而是有明確病理改變的器質性疾病。
極度壓力:大腦感知到強烈的情緒或身體壓力。
激素大量釋放:身體釋放出大量的應激激素,特別是兒茶酚胺(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心肌中毒:過量的兒茶酚胺對心肌細胞產生直接毒性作用,導致心肌“ stunned ”(頓抑),即心肌暫時失去收縮能力。
冠狀動脈痙攣或微血管功能障礙:兒茶酚胺也可能引起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或微小的血管痙攣,導致短暫的心肌缺血。
心室形態改變:左心室底部的心肌對兒茶酚胺可能更敏感,從而出現特征性的氣球樣膨出。
簡單來說就是,壓力會讓身體釋放大量應激激素,這些激素會暫時 “損傷” 心肌,導致心臟收縮功能異常。
那如何診斷?
醫生會通過一套 “組合檢查” 來確診,核心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心電圖:會出現 ST 段抬高、T 波倒置等異常,但和心梗的變化模式不同。
血液檢查:心肌損傷標志物(如肌鈣蛋白)會升高,但幅度通常比心梗輕。
心臟超聲:能清晰看到左心室 “章魚壺” 樣的特征性運動異常,是關鍵診斷工具。
冠狀動脈造影:金標準檢查,會顯示血管無明顯阻塞,和心梗形成鮮明對比。
心臟磁共振:在復雜病例中用于進一步評估心肌組織特征,排除心肌炎等其他疾病。國際診斷標準(Mayo Clinic標準) 通常包括:
左心室一過性的運動減低、無運動或運動異常。
冠狀動脈造影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或急性斑塊破裂的證據。
新出現的心電圖異常或肌鈣蛋白輕度升高。
排除嗜鉻細胞瘤和心肌炎。
確診后該怎么治?
目前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案,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的,并處理急性并發癥。
緩解癥狀:使用利尿劑減輕肺水腫,使用硝酸甘油緩解胸痛(需謹慎,因可能引起低血壓)。
血流動力學支持:對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升壓藥、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甚至體外膜肺氧合。
抗凝:由于心室運動異常,容易形成血栓,短期可能會使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
藥物治療:雖然證據有限,但醫生通常會使用:
β-受體阻滯劑:核心藥物,可以降低心率和拮抗兒茶酚胺的作用,預防復發。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幫助心臟減負,促進心臟重構和恢復。
心理支持:識別并管理壓力源至關重要,必要時進行心理咨詢或治療。
定期隨訪:通過心臟超聲監測心臟功能的恢復情況。
“心碎綜合征”總體預后良好,多數人心臟功能在1-4周內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復,不用過度焦慮。
情緒從來都不是 “看不見摸不著” 的東西,它能實實在在地影響我們的心臟健康。“心碎綜合征” 的存在,正是身心關聯最直接的證明。生活中難免有壓力和情緒波動,學會疏導、及時傾訴,不僅是心理需求,更是保護心臟的重要方式。
如果身邊有人遭遇重大壓力后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別誤以為只是 “情緒激動” 而延誤治療~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