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啟智星特教
|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兒童口語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這類孩子由于大腦發育不全,常常還伴有其他問題:如不愿與人交流、與別人缺少目光接觸、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煩躁、多動、亂扔東西、智力低下等異常行為。 語言發育遲緩常見的病因有:智力低下,聽力障礙,自閉癥,腦癱,唇腭裂,發育性失語癥以及脫離語言環境(狼孩)等。 兒童語言障礙的孩子早期警告信號包括: 6 個月:對聲音缺乏反應,不笑也不尖叫,表現過于安靜; 9 個月:極少或不發咿呀聲,不表現出高興或生氣; 12 個月:不用手指東西,不用手勢,如揮手或搖頭; 15 個月:還不會開口說第一個字,對“不”或“再見”沒反應; 18 個月:不能保持用至少 6 ——10 個單字, 聽不清楚或不能分辨不同的聲音; 20 個月:輔音含量少于 6 個,不能明白簡單的指令; 24 個月:詞匯量少于 50 個單字,對社交沒有興趣; 36 個月:無法使用簡單句,不熟悉的人很難聽明白孩子的話; 48 個月:還有較多發音錯誤,說話內容不易理解; 60 個月:還沒有敘事能力,不會講簡單的故事; 語言能力出現明顯退步; 持續超過 3 個月以上的口吃。 語言認知訓練 一.招生對象 1.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言語問題:不會講話、發音不清、不能連詞成句、口齒不清、語言發育遲緩等。 2. 因各種臨床病癥(發育遲緩、腦癱、自閉癥、聽障、腭裂術后、唐氏綜合征)引起的言語發育問題。 3. 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的認知理解、邏輯表達溝通能力落后、社交技巧差、不自信、學習遲緩、認字差、自閉傾向; 二.課程特色 將口部感覺、口部肌肉運動、構音練習、認知理解訓練等有系統有層次的結合在一起,通過言語治療師的一對一個別化訓練,教會家長生活泛化,幫助孩子改善口部感覺和運動失調問題,解決語言語調障礙,使孩子口齒清晰,言語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提高發育遲緩、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等發育偏移兒童的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各方面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 三.訓練方式 根據兒童的發展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和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由語言訓練老師跟孩子進行桌面教學,采用ABA、結構化教學(TEACCH)等訓練方法,以游戲、兒歌互動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孩子的社交游戲和人際互動技能。 聯系人:趙老師 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如何進行訓練治療 根據孩子處于不同的語言發展水平,制定相應水平的治療方案,大致來說,可有以下方法: ·改善家庭環境 讓孩子生活在和諧、健康的家庭生活環境中,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多與孩子言語交流,用視覺、味覺、觸覺去刺激他;當發現孩子語言有問題,一定要找有經驗的語言治療師檢查。 ·注意力訓練 如發聲玩具、積木、擊鼓等。 ·促進視線接觸的游戲 如舉高、團團轉、逗笑等。 ·事物辨別 如將不同顏色的小球分組、鼓與鼓槌的匹配等。 ·手勢語的訓練 如學習“吃蘋果”,家長拿著蘋果的圖片,先做“吃”的動作,再做“蘋果”的手勢,讓孩子模仿。 ·理解力的訓練 如在孩子面前放3種物品的圖片,家長說物品的名稱,讓孩子選擇。 ·口語表達的訓練 從易于構音或單音節詞開始練習,如“ma ma媽媽”等;可用手勢語+成人語組合訓練,如“吃”的手勢動作+“蘋果”成人語;用文字輔助,如對照“蘋果”圖片,讓孩子寫出文字并促進其說出“蘋果”。 ·擴大詞匯量 學習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可采用游戲和圖片來進行。
·語句訓練 名詞句、兩詞句、三詞句的學習,如擺放不同大小的帽子和鞋的四張圖片,用“大的帽子”、“小的鞋”等言語刺激孩子選擇相應圖片。 · 語法規則 如先給孩子一張“貓洗刷熊貓”的大圖,看完后給孩子三張“貓”、“刷子”、“熊貓”的小圖,讓孩子練習排練順序,并說出句子。 通常來說,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最為重要,只有當孩子能夠聽懂別人說話時,才會慢慢進行模仿,產生自主語言的表達。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家長、老師和孩子相互配合,多用點心去訓練、去學習,孩子的語言水平將會不斷提高。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24 13:45重新編輯 ]
|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