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47476
近日
84 歲的老孫因 “頭暈不適 3 個月”
來到醫院就診
這看似普通的癥狀背后
竟隱藏著一場關乎生命的健康危機
復雜病情的層層揭秘
老孫入院查體時
右手血壓 164/76mmHg
左手僅 88/69mmHg
(脈壓差懸殊,提示血管供血異常)
更棘手的是
在醫生詳細追問病史時
才緩緩說出一個被隱忍的關鍵信息“入院前已經間歇便血、腹痛好幾個月了
以為是老毛病,沒當回事……”
這一關鍵信息
直接扭轉了診療方向!
……
進一步檢查中,腸鏡揭示了嚴峻的事實:距肛約 16cm 處發現不規則腫物,表面潰瘍、糜爛,占據腸腔全周,管腔狹窄導致內鏡無法通過,活檢時易出血,病理結果確診為乙狀結腸腺癌(左下腹腸段的惡性腫瘤)。
▲老孫的腸鏡及病理報告
頭頸部 CTA 檢查則顯示:主動脈弓、頭臂干等多處血管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改變,左側頸總動脈、右側椎動脈多段閉塞,左側椎動脈 V1 段等多處重度狹窄,這無疑為后續治療增加了巨大難度。(這也印證了老孫入院時脈壓差懸殊的直接原因:左側血管閉塞導致血流灌注不足,直接表現為左手血壓顯著降低)
患者高齡且合并多種危重疾病
血管問題:左側頸動脈、左鎖骨下動脈完全閉塞,腦部供血僅靠側支循環代償;
麻醉風險:術中血壓波動可能誘發腦梗塞;
腫瘤進展:腫瘤已導致腸腔狹窄,需盡快手術。
多學科協作(MDT)破局
面對患者高齡、基礎疾病復雜、麻醉風險大的多重挑戰,醫院立即開啟多學科協作(MDT)模式(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由多個科室專家共同討論制定治療方案)。腫瘤外科、麻醉科、腦病科、心血管科專家聯手評估,最終制定了周密的手術計劃。
兩日后,在麻醉科的精心護航下,采用腰硬聯合麻醉(一種結合蛛網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可保持患者清醒,減少全身麻醉風險),由腫瘤外科吳江主任、余曉峰主任醫師主刀,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
手術團隊精準選擇開放小切口(僅 10-12cm),憑借精湛技術在 1 小時內順利完成手術,最大程度減少了對患者的創傷。術中老孫始終保持清醒,生命體征平穩。
老孫術后的恢復也遠超預期,2天即可下床活動,4天通氣并進食流質食物,12天完全康復出院!
這一恢復成效有力證明了 “精準評估、精心選擇同樣是一種微創治療” 的理念 —— 即便采用開放手術,若能實現精準操作并縮短手術時間,也能達到微創治療的效果。
揭開乙狀結腸癌的面紗
乙狀結腸癌是發生在乙狀結腸(結腸末端靠近直腸的 “S” 形腸段)的惡性腫瘤,屬于結腸癌的一種。
典型癥狀
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出現,大便變細(如鉛筆狀)
便血:多為暗紅色或鮮紅色,易被誤認為痔瘡
腹痛 / 腹脹:左下腹隱痛或絞痛,嚴重時可能出現腸梗阻(嘔吐、停止排氣排便)
全身癥狀:不明原因貧血、體重下降、乏力
高危人群
年齡:50 歲以上人群,尤其是 70 歲以上
飲食:長期高脂低纖維飲食、大量攝入紅肉 / 加工肉類
生活習慣:吸煙、酗酒、缺乏運動、肥胖
疾病史:腸息肉(尤其是腺瘤**肉,一種有癌變風險的息肉)、炎癥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
遺傳:家族性腺瘤**肉病(FAP)、林奇綜合征等遺傳性疾病患者
篩查方法
腸鏡檢查:金標準,可直接觀察腸道病變并取活檢
糞便潛血試驗:初步篩查,無創但可能出現假陰性
CT 結腸成像:適合無法耐受腸鏡的人群
建議普通人群 45 歲起定期篩查,高危人群需提前至 40 歲甚至更早。
高齡復雜病例的關鍵
多學科協作 + 精準治療
老孫的病例,是高齡復雜疾病診療中多學科協作與精準治療理念的生動實踐。84歲的高齡本就意味著身體機能衰退、耐受能力低下,而其合并的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多處血管閉塞等基礎疾病,更像一道道“關卡”,讓診療每一步都充滿風險。
正是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復雜性,凸顯了多學科協作(MDT)的核心價值。同時,這一病例也深刻印證了 “精準治療” 對高齡患者的特殊意義。不同于常規診療,針對老孫的方案始終圍繞“個體化”展開:摒棄創傷較大的傳統術式,選擇 10-12cm 的開放小切口以減少組織損傷;通過將手術時間壓縮至1小時內,最大限度降低麻醉與手術對身體的干擾;麻醉方式上避開全身麻醉的潛在風險,采用腰硬聯合麻醉讓患者保持清醒…… 這些精準到細節的決策,既保證了腫瘤根治的效果,又為高齡身體筑起了一道 “防護墻”。
面對基礎疾病交織、手術風險高企的高齡患者,單靠某一科室的能力難以破局,唯有以多學科協作搭建安全網,以精準治療貫穿診療全程,才能在“治病”與“保安全”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這正是老孫能實現快速康復的關鍵核心。
市中醫院腫瘤(胃腸)外科
昆山市中醫醫院腫瘤(胃腸)外科,作為省重點科室,擁有專業的手術團隊和先進的診療設備,在吳江主任醫師的帶領下,昆山市中醫醫院胃腸外科團隊擁有多項臨床新技術項目,圍繞胃腸道腫瘤微創治療、保功能治療的核心理念,不斷取得領域突破。
2024年9月,昆山市中醫醫院腫瘤外科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腫瘤醫院蔡三軍教授團隊、劉鳳林教授團隊構建合作,共同建設本院胃腸疾病綜合診療中心。蔡三軍教授、劉鳳林教授,作為國家級的頂尖大腸外科和胃外科專家,攜團隊傾力幫助,整體建設、提升綜合診療理念、精進團隊手術技術,同時構建昆山市中醫醫院與上海腫瘤醫院院間專家團隊多學科小組,為患者制定綜合診療方案,并親臨會診手術,力求使廣大昆山患者可以足不出市就得到全國頂級專家的診療服務。
憑借先進的診療理念、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湛的手術技藝,以及患者及家屬的深厚信任。我們堅信,昆山市中醫醫院腫瘤外科將繼續在胃腸道腫瘤領域開拓進取,為每一位患者帶來重獲新生的希望和光明的未來。
本期作者
余曉峰 腫瘤外科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委員;蘇州市中醫藥學會委員;昆山市中醫藥學會中醫外科專業副主任委員;昆山市醫學會普通外科學會委員。擅長腫瘤治療,包括胃腸道腫瘤、甲狀腺腫瘤、乳腺良惡性腫瘤。能熟練開展肝、膽、疝等外科常見疾病的常規及微創手術治療,對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有豐富經驗。
審核專家
吳江 腫瘤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從事腫瘤外科、普外科、急診外科臨床工作至今。曾在美國Duke University Hospital上海腫瘤醫院進修學習。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外科分會理事;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疑難罕見病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市創傷學會委員;蘇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炎癥性腸病專委會委員;昆山市醫學會普外科學專委會常務委員;昆山市醫學會普外科學專委會腸胃外科專業組副組長。
擅長胃腸道腫瘤的診治、腔鏡微創治療,普通外科疾病的診治等。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UID:536158
UID:376001
UID:110725
UID:600298
UID:603182
UID:970533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