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07-25
, 來自:江蘇省0==
發音不清?簡易家居口肌訓練來了!
不少家長都很緊張子女何時開始說話,眼看子女的理解能力不錯,溝通動機也很強,但為何遲遲都未能說話表達自己?又有一些兒童,已經到了上學年齡,卻仍然經常流口水,說話咬字不清,別人時常聽不明白。
其實,兒童的口部肌肉能力成熟與否,跟說話能力、發音能力、以及進食能力都有密切的關系。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有趣的形式訓練子女的口肌能力。
1、下顎訓練
食物是訓練子女口肌的好工具,特別是訓練一些未能跟從復雜指令的幼兒。 有些家長習慣剪碎食物方便子女進食,但其實反而會阻礙了口肌發展。 家長除了可逐漸減少把食物剪碎,亦可把較硬的食物如菜莖、蘋果條等,切成手指大小的條狀,放在子女的大牙中間讓子女練習咀嚼。
家長亦可以叫孩子用大牙咬住小木棒,然后跟孩子斗力,這小游戲可以訓練孩子下顎的穩定性和力度,對改善孩子的說話清晰度很有幫助!
2、唇部肌肉訓練
有些孩子口水總是流不停,確實令家長苦惱。 其實,孩子的唇部肌肉跟流口水和發音不正很有關系。 如果孩子唇部肌肉較弱,未能把雙唇合起來,口水就很容易從口腔流出,孩子亦難以把合唇的字詞如「爸爸﹑媽媽」準確地講出來,或會錯誤地發出合唇尾音/-m/、/-p/,例如把「三」說成「沙」。
家長可以把小木棒放在孩子的雙唇之間,讓孩子練習用嘴唇力含住木棒。 亦可利用吹泡泡及吹笛子來訓練子女的唇部肌肉,吹氣時協助或提示孩子做出圓嘴的動作,這樣可以加強唇部肌肉的活動幅度及力度,亦有助提升子女發圓嘴音如「碗」的能力。
3、舌頭肌肉訓練
舌頭的協調能力也對兒童的發音有直接影響,如發音/l/(啦)和/d/(打)都需要我們控制舌頭動作。 家長可把美味的醬汁如: 果醬、花生醬等涂在子女的唇上,讓子女伸出舌頭舔走醬汁,訓練他們控制舌頭的能力。
以上的訓練可加強兒童的口部肌肉能力,但如果發現兒童的說話及發音問題持續,應尋找專業機構進行協助,早干預,早診斷,早見效。 經常會有家長疑惑,對于孩子的教育,到底是集體課重要,還是個訓課更重要。
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準確判斷的,無論是集體課還是個訓課,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我們的特教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課程,比如: 一、語言訓練 采用一對一模式,通過前期語言評估制定計劃,從孩子發聲、發音、單字、疊詞、詞組、詞匯、句子、一段話循序漸進,進行專業語言訓練,引導正確的溝通方式。 二、社交游戲 采用互動的方式,通過媒介從感知覺、角色扮演、情景練習、互動游戲、常規遵守等多方面教學,綜合提升兒童的社交互動及規則理解能力。為融合打下好的基礎。 三、專注力訓練 采用一對一模式,通過立體上的運動轉移到平面上的書寫,從而提升孩子的安坐力、注意力,促進其聽說能力、閱讀能力、書寫能力,為學習成績打下好的基礎。 四、感知覺運動訓練 感知運動有助于建立大腦的神經通路,有更豐富的神經通路的兒童學習起來更容易。兒童適當的大腦功能是在其早期的運動技能(即跑、跳、單腿跳、飛跑、滑行和跳躍)和物體控制技能(即抓握、滾球、擊打、運球、扔和踢球)的基礎上發展的,這些都會促進他們在身體、社會、情感和智力上達到最佳的發展。 五、認知訓練 采用一對一模式,通過前期評估制定計劃,有規律地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的,通過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各方面能力,有系統地進行認知訓練和培養。 一對一訓練能保證孩子在“最少干擾的環境”中學習,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升。 但是在集體課的環境中,孩子會有一個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的轉變。在集體課上老師是采取“一對多”的形式,孩子在這個環境里需要能理解“集體指令”,學習一些簡單的社交規則或者游戲規則。 針對孤獨癥孩子的訓練,最好是這兩者結合來進行,畢竟以后我們的孩子終將是要逐漸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的。 咨詢老師: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機構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