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打包四了
|
救命!原來真的有人把自己"拖"成晚期……本案例提醒:千萬別再對體檢報告里的 "甲狀腺結節" 不當回事了!
十年前,孫先生體檢發現甲狀腺腫物。當地醫生對孫先生說:"這個要趕緊治!" 可他滿腦子都是問號:
❌ "醫生會不會在嚇唬我?"
❌ "網上說甲狀腺癌是'懶癌',死不了人!"
❌ "手術后還要一輩子吃藥,太麻煩了!"
就這樣,孫先生開啟了 "擺爛式應對" —— 每兩三年復查做次B超,即便報告提示 "腫物持續增大" ,但看脖子外觀沒啥變化,他直接選擇性忽略,直到……
半年前,開始瘋狂咳嗽!孫先生以為:"老煙槍,肯定是氣管炎犯了。"
三個月前,咳痰中帶血絲,他這才慌了神,前往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就診!
CT檢查結果,令他直接嚇癱—— 甲狀腺腫物把氣管壓變形 ,雙肺還長出可疑結節!再經過B超和穿刺活檢,確診為甲狀腺雙葉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 !
孫先生問:“是不是手術直接切掉就沒事了?”甲乳外科醫生搖頭表示:“癌灶已經侵犯食管氣管,只能先靠靶向治療縮小腫瘤……”
萬幸!經過兩個月靶向治療,腫瘤終于縮小,便順利接受手術。劫后余生的孫先生出院時,發自內心表示:“ 原來‘懶癌'不去管,也會這么嚴重,想想真的后怕。"
Q1
甲狀腺與甲狀腺癌
甲狀腺形似蝴蝶,位于頸部前方、氣管兩側,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 ,主要功能是合成、儲存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對調節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維持神經系統興奮性等起著關鍵作用。
當甲狀腺細胞發生異常增生,不受控制地生長時,就形成了甲狀腺癌。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在女性群體中更為常見。
Q2
甲狀腺癌的類型
乳頭狀癌
最為常見,約占全部甲狀腺癌的80% - 90%,惡性程度相對較低,生長緩慢,預后較好。早期發現并規范治療,10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但它也可能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
濾泡狀癌
約占甲狀腺癌的10% - 15%,中度惡性,容易侵犯血管發生遠處轉移,如肺、骨轉移。
髓樣癌
發病率約占3% - 10%,起源于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可分泌降鈣素等物質,惡性程度中等,可發生局部侵犯和遠處轉移。
未分化癌
惡性程度極高,約占1% - 2%,病情發展迅速,早期就可發生遠處轉移,預后很差,平均生存期僅數月。
Q3
甲狀腺癌的常見癥狀
頸部腫塊
多數患者會在頸部前方摸到無痛性腫塊,質地較硬,表面不光滑,活動度差,隨著病情進展,腫塊會逐漸增大。
壓迫癥狀
當腫瘤增大壓迫氣管,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短;壓迫食管,可導致吞咽困難;侵犯喉返神經,則會引起聲音嘶啞。
轉移相關癥狀
如果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可在頸部摸到腫大的淋巴結;發生遠處轉移(如肺、骨轉移),會出現咳嗽、咯血、骨痛等癥狀。
Q4
甲狀腺癌的預防措施
避免輻射暴露
非必要情況下,避免頭頸部的放射性檢查和治療,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要做好防護措施。
合理補碘
根據自身情況和地區碘含量,科學調整碘攝入。一般來說,食用加碘鹽能滿足大多數人的碘需求,沿海地區可適當減少高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的攝入。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堅持適量運動,增強體質;戒煙限酒,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過大,學會通過合理方式釋放壓力。
定期體檢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童年輻射暴露史等)每年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普通人群在常規體檢中也應重視甲狀腺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作者簡介
楊曉晨
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昆山市青年拔尖人才
擅長:各型乳腺癌的規范化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等
審核專家簡介
周 沁
主任醫師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
熱點推薦 |
帥哥在線leosp
|
壞就壞在他沒穿刺啊,我也有,但我先后穿刺過2次都是良性的
![]() |
共1條評分
,昆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