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的尚明甸,鮮花爛漫、草木豐盈、河水清澈,黑瓦白墻錯落有序,處處透露著盎然生機。南部是當地村民的集中居住地,北部是科創民宿等新業態集聚區。中間一橋連接南北,也將傳統與現代緊密相連,見證著新老村民的融合。
日前,昆山市青年人才社區建設推進會在尚明甸舉行,向懷揣夢想的青年人才發出“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與昆山同成長、共未來”的盛情邀約。

科創似乎與傳統印象里的鄉村南轅北轍,但在尚明甸村,田園與科創、土地與星空,卻結結實實撞了個滿懷,激起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三體智慧網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珂輕點鼠標,一條1:1還原的工業元宇宙生產線瞬間鋪滿大屏——這是他們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定制的安全生產數字孿生系統。落戶尚明甸村短短幾年,三體智慧不斷發展壯大,已從當初幾個人的創業團隊,成長為有50多名員工的在孵企業。
同樣被“鄉野硅谷”磁場吸引的還有上海姬隆雪光學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從事鏡片產品的企業,姬隆雪自2023年進駐尚明甸村后,短短兩年,團隊及業務規模就實現倍速增長,預計未來三年還會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
近年來,尚明甸村合理規劃布局,做優做強6個人才科創項目,實體化運作院士站,建設“科創加速區”,吸引越來越多高科技企業和尖端人才向尚明甸村聚集,為鄉村發展注入全新活力。據統計,目前尚明甸村青年人才社區已累計孵化培育科創人才項目16個,其中入駐的科技產業項目2個、在孵項目4個、已孵化畢業項目10個,另有意向入駐在談項目10余個,累計集聚青年人才185名。
在元蓁齋文化民宿,一個胖憨可愛的機器人正在制作手沖咖啡。它可以精準控溫、控時、控量,一天能制作一百多杯咖啡,充滿科技感。“為了匹配尚明甸村‘鄉野硅谷’的品牌定位,我們創新推出了機器人咖啡師,讓顧客切身感受到‘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元蓁齋民宿負責人王鐸說,這也是北京冬奧村同款咖啡機器人。
像元蓁齋這樣的特色民宿在尚明甸村還有很多。以“花”和“貓”為主題的七玖年花園民宿,以法式莊園風格為主題的民宿安榭生活,白墻黑瓦飛檐的徽派民宿聽雪園……形形色色的鄉間民宿、餐飲、文創店鋪錯落分布在鄉野間,與科創、文化、旅游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尚明甸村獨特而美麗的理想村風景。
▲七玖年花園民宿
▲聽雪園徽派民宿
“科創+文創”的化學反應遠不止于此。怡耕·久橘自然美術館正在舉辦“圩田與星空”新媒體藝術展;村里老水站變成了“SOSO咖啡&萱草書屋”,集閱讀、咖啡品鑒與女性創業賦能于一體。同時,尚明甸村還著力實施“青年創客院落打造計劃”,讓傳統村落既保留“曬谷場”的鄉愁記憶,又煥發“鄉野硅谷”的創新活力。
在稻田里仰望星空,有想法的年輕人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詩和遠方。
張浦鎮將尚明甸村定位為“江南圩田·鄉野硅谷”,傾力打造青年人才社區黨群服務點,構建“宜業、宜居、宜游”三位一體的理想環境,讓工作、生活、休閑完美融合,成為吸引和留住青年科創人才的標桿之地。政策上,推出“靠浦大禮包”,做優“靠浦”服務;生活上,配套200余套人才住房,建立青年人才服務社群,每月定期發布社群活動,豐富青年業余生活。
“鄉村振興不是把鄉村變成城市,而是讓鄉村有城市達不到的幸福感。”村書記孔玉說。眼下,尚明甸村正與三體元予運營管理公司計劃打造“低空+人工智能生態基地”:低空飛行及人工智能教育實訓、航空航模賽事在此開展;數字孿生技術實時呈現土壤墑情、蟲情預警;游客戴上AR眼鏡,能看到百余年前江南圩田的盛景——歷史與未來,在稻田里握手。
從“一處美”到“全域興”,尚明甸村“三創融合”的探索實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鮮活范本。尚明甸村2024年集體總收入1499萬元,經營性收入538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萬元。
站在景觀塔頂俯瞰,3000多畝高標準農田與遠處的科創研發大樓交相輝映,勾勒出尚明甸村青年人才社區的獨特氣質。正如入駐青年創客所說:“在尚明甸,你可以早上在稻田里拍短視頻,下午在實驗室調代碼,晚上在咖啡館聊項目,這種‘山水間創業、田園中生活’的狀態,正是我們向往的理想工作生活方式。”
來源:昆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