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
亭林路奧灶館門前
南漁村村民擺開的攤位上
新鮮荷花荷葉散發著陣陣清香
吸引不少居民駐足選購
“有了固定攤位,心里踏實多了!”
村民的樸實感慨
道出了昆山高新區治理流動攤點的新思路
摒棄“一刀切”的簡單模式
打出“剛性執法+柔性疏導”組合拳
讓城市管理既彰顯執法力度
又飽含民生溫度
流動攤點管理,向來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它一頭關乎市容秩序與城市形象,另一頭連接著民生需求與就業生計。面對這一困境,昆山高新區創新治理思路,在嚴管嚴控與精準服務之間找到平衡點,讓城市治理實現力度與溫度的有機統一。
已關注 關注 重播 分享 贊 關閉觀看更多更多
退出全屏切換到豎屏全屏退出全屏智美昆高新已關注分享視頻,時長01:46
0/0
00:00/01:46切換到橫屏模式繼續播放進度條,百分之0播放00:00/01:4601:46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暢
繼續觀看
【干在高新】“疏堵”有方:攤點有去處,“煙火”更有序
觀看更多轉載,【干在高新】“疏堵”有方:攤點有去處,“煙火”更有序智美昆高新已關注分享點贊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
視頻詳情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反復信訪、影響市容交通的重點區域,昆山高新區敢于亮劍,組織多部門協同作戰。
夜幕下,由區綜合執法局牽頭,聯合吳淞江、城西、城中、城北、同心等多個派出所及交警中隊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頻頻出擊。他們深入問題突出地段,對占道經營,特別是利用卡車、三輪車售賣水果、燒烤等行為進行集中查處。今年以來,類似這樣的夜間整治行動已經開展了6次,共出動360余人次,成效顯著,累計查處違規攤點53起,有效遏制了亂象蔓延,回應了居民關切,區域交通秩序和市容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日常管理中,執法隊員們更是用“鐵腳板”丈量街巷,立足重點區域,持續強化巡查管控。
我們堅持以教育勸導為主,有條件的攤主,我們在教育過后,會引導他們前往區里制定的疏導點進行擺攤,同時督促他們辦理相關證件,守護城市“煙火氣”。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區已累計教育勸離無證攤點22764次,對拒不改正的依法查處案件444起,罰款金額1.52萬元。一系列的舉措,既體現了執法的嚴肅性,也展現了溫度與耐心。
夜晚的陸楊美食街熱鬧非凡,來自河南的孟玉正在*家*烤攤前忙碌。談及在此經營的經歷,他感慨不已:“起初我在路邊擺攤,執法人員查到后,了解到我和愛人都患病、家庭困難,特意幫我聯系到這個夜市,還協調減免了部分租金,真是太暖心了。”孟玉所說的陸楊美食街,由原新生農貿市場改建而成。這里的規范經營,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更為有困難的流動攤販提供了正規經營場所。
流動攤販整治,“堵”是為了維護秩序,“疏”則是為了解決根源。陸楊美食街不是個例,昆山高新區深諳此道,積極探索科學疏導路徑,變“無序”為“有序”。
在南星瀆區域,為破解流動攤點“打游擊”難題,昆山高新區創新設置了4處臨時引導區,并配齊了公示牌、垃圾分類桶等設施。管理并非“一設了之”,執法部門嚴把“準入、安全、監督”三關,多次組織攤販代表座談,傾聽經營難題,宣講法規政策,簽訂《規范經營承諾書》,引導攤販自覺做到垃圾日產日清、人走場清,共同維護市容整潔。同時,執法力量精準投放,采取“高峰定點值守+平峰機動巡查”模式,今年以來累計出動900余人次,及時規范占道經營、侵占綠地、污水油煙擾民等行為2280起,不斷提升引導區的經營秩序和環境水平。對于疏導點外的規模集聚現象,通過360余人次的聯合夜整治行動堅決予以“動態清零”。
疏導的智慧更體現在因地制宜、精準服務上。在五聯村,相關部門根據需求,在五聯路環慶路口、望山路迎賓路口科學設置2處疏導點,疏導點內統一式樣配置的16處便民服務屋將于下半年全面投入使用。這些“升級版”的疏導點將引入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統一管理,明確經營時間和范圍,實現規范長效運營。
針對南漁村荷花荷葉售賣難的困擾,執法隊員主動對接村民需求,多次實地調研,最終選定奧灶館門口寬敞道板區域作為臨時售賣點,既不影響主干道通行,又便于管理,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也為城市增添了一抹獨特的風景。
我們正同區規建局、社會事業局、城市管理辦事處、昆高新集團,結合群眾需求、攤點業態和周邊配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由設計院出具疏導點初步選址方案,將按照“一點一策”、科學合理的原則,計劃在生田路、美豐路、印象花園等片區增設疏導點,力求精準滿足攤販經營與居民生活的雙向需求。
昆山高新區這套“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的組合拳,打開了城市治理的新氣象。既用強有力的執法守住了城市秩序和安全的底線,又用充滿溫度的疏導為民生需求找到了出口,為自產自銷農戶和小本經營者提供了合法、規范、有尊嚴的經營空間。即將投入使用的便民服務屋和科學規劃的疏導點,正成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新載體。在“面子”光鮮亮麗與“里子”溫暖便民的和諧統一中,昆山高新區正努力書寫著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