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昆山開發區不斷強化黨建引領
聚焦急難愁盼
以“社區黨組織+老黨員工作室”
的工作思路
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
及老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
老黨員們將組織根系扎進社區脈絡,將治理智慧融入萬家燈火,讓“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化為破解治理難題的金鑰匙,為基層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新答案。
“利用現有場地改造成共享充電位是最優惠的方式”“作為新能源車主,我最關心的是電價,能否協調給到我們更優惠的價格。”“如何做好充電樁的后續管理,避免出現噪聲擾民。”……孔巷社區“有事好商議”協商議事會上,居民們正就退休老書記們提出的利用現有停車位改造成共享充電樁的初步方案進行著一場“頭腦風暴”。
在新能源車不斷增多的今天,動遷小區充電難問題日益突出。對此,孔巷社區“海棠先鋒老書記工作室”的4名退休老書記先后走訪30多名車主,召開廣場議事會2次,共聽取80多名居民的意見。同時,大力配合社區、物業和供電公司等單位踏勘場地3次,制定出初步方案,并邀請市掛鉤政協委員、大黨委成員單位、黨員居民代表一同對集中增設共享充電樁的建設方案進行協商。
最終,在小區中集中規劃2處集中充電點位,新增23臺慢充充電樁的項目方案順利通過。此外,老書記們還為新能源車主爭取到了每月150度電、每度0.7元的優惠電價,并在充電位上配備了消防器材和監控設備,贏得了新能源車主和居民的一致好評。
“看著小區這樣那樣的問題,是真的急在心里,退休后我就決定要站出來,給小區做點事情,我們黨員退休不褪色”。7月,青江秀韻小區業委會主任朱阿四在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暨物業管理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擲地有聲。
隨著小區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停車難、亂停車逐漸成為居民反映最集中、意見最突出的民生痛點。為此,在社區黨組織的支持下,朱阿四等7名老同志組建“桑榆同豐老黨員工作室”,向停車治理難題發起攻堅。
施策之前先調研,方能“對癥下藥”。老黨員們調查研究發現亂停車的根源主要集中在固定車位仍有不足、缺乏臨時停車區、部分車主圖方便就近亂停等方面。
針對問題靶心,老黨員們打出組合拳,優化綠化冗余空間,協調擴建50個車位;在樓間空地區域規劃臨時停車區40個,明確分時段使用規則;牽頭召開專題議事會,共同制定《車規民約》,細化停車規范、懲戒措施,推動居民從“被動接受”向“主動遵守”轉變。
通過一系列治理,小區亂停車現象由原來每晚至少30輛到現在幾乎清零。目前,老黨員工作室成員帶著志愿者每晚在小區里輪流巡邏,既當“秩序維護員”,又做“政策宣傳員”,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治理常態。
“繡衣新村9號樓的何阿姨不方便出門,需要上門理發。”“繡衣東村南區15號樓王阿姨在家洗澡摔了一跤,想咨詢適老化改造的相關政策。”“繡衣新村28號樓王阿姨身體狀況不錯。”……繡衣社區“李文艷工作室”里一片忙碌景象,“紅色幫幫團”銀齡服務隊的老黨員們正忙著整理本月上門探望收集來的信息。
繡衣社區老年人口占比大,每3位居民中就有1位老年人,子女多數不在身邊,老人吃飯、出行、就醫等總是存在諸多不便,尤其是高齡老人,這類問題尤為突出。市人大代表、退休干部李文艷立足實際、整合資源,發揮低齡老人的自身優勢和朋輩效應,開展“時光相暖 銀齡守望”服務行動,覆蓋轄區80多位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定時定點探望,按需為老人們提供入戶收納、入戶理發和情緒支持等服務。此外,每月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活動,提供免費理發、健康義診、家電維修等,累計服務2000余人次,最大限度滿足轄區老年人的多層次需求,形成 “低齡老人幫扶高齡老人”新圖景。
“社區活動場地集中在三樓,這對于老年群體,尤其是腿腳不便的老年人而言,參與活動變得困難重重。”“世茂東一號小區綠化率高,但由此造成的低層住戶采光及通風問題不少,如何平衡居民需求與綠化保護?”“在世茂東一號小區127幢增設戶外集中充電樁本是便民之舉,但擬建位置與老年人活動廣場重疊。”……在樂文社區“老熊工作室”,流動老黨員熊衍柱正在積極收集居民訴求,耐心化解居民矛盾。
幫居民排憂解難是“老熊工作室”的日常。去年以來,樂文社區以“樂齡紅雁”流動老黨員支部成立為契機,建立“老熊工作室”,吸納20余名心懷小區治理熱情的老黨員加入其中。還創新推出“三色賦能”機制,即以紅色引領搭建黨員議事平臺,用銀色智庫匯集老同志經驗智慧,借綠色通道(“銀發快線”)直通社區書記快速響應,以此充分激活銀發力量。
自2023年9月工作室成立以來,“老熊”同志帶領老黨員們積極參與社區基層治理、議事共建、困難幫扶等工作60余次,成功推動了一樓居民活動中心的建設,拓展了“一老一小”活動空間,并有效解決了綠化修剪爭議、充電樁選址優化、住戶家禽飼養投訴等10余項矛盾糾紛,讓“銀發先鋒”在小區治理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