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年,孩子從入學軍訓開始,一直到高考都是住宿,住酒店,完成高考,也沒啥影響啊。
入學時候從6人間宿舍,到高三后4人,2人,最后就剩他一個人完成整個高中住宿。
每個學期都換宿舍,宿舍的同學都是孩子自己班級排名的前后幾名同學一個宿舍,我覺得學校的安排挺好的!
入學時候他在班級30名左右宿舍都是25名到30名左右同學,后來他成績上來后,他第三名的時候,同學都是第一名到第六名這樣子。
一個嶄新的入學,應該表現出凝聚力,和同學,老師,學校之間相互支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少搞那種內耗。
對,住宿會有不適應,晚上聊天,誰還不是那樣過來的,關鍵看如何去應對,調整好自己和同學之間關系,白天都在趴著睡覺,晚上睡不著就聊天,然后怪別人打呼嚕影響自己睡眠,反正各種理由很多,都很勉強?
現在孩子國內大學2年課程已經全部學完,一個學期考12~15門課,3個學期把4年課程全部學完,他現在均分85左右。宿舍同學就4個人,有的同學一個月都沒見一次面,你不能想象是住一個宿舍的!
他晚上8點多就睡了,早上6點多都起來了準備吃早餐,去上早八課,有的同學打了一夜游戲,早上6點多才睡覺……
我不能理解為什么,我們自己孩子是否積極主動向上學習?一切責任全都是別人的問題,影響了我們的孩子?
那又為什么,我們的孩子不能給予別人正向的激勵?
回想孩子高中3年,學校每個學期都重新分班,每一次進步都給予他的同學和家長很多正向的鼓勵,幾乎每個月學期都有同學家長來店里找我探討,如何帶帶她們家的孩子,如何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回歸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來。
他馬上又要開啟新的求學之路,還沒入學已經和陌生同學聯系好了做舍友,互相尊重,理解對方的文化差異,彼此發發郵件聯絡,娃說新的舍友好像是個藝術生,和他不是一個專業,看起來好像也沒啥不妥。
曾經的我們,已經盡了努力,既然來到了同樣的校園,成為了校友甚至舍友,應該摒棄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別人。
努力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充滿生機,帶著陽光去和同學&舍友,共度美好的求學時光。
祝大家在接下來新的學期伊始,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