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 發表于: 08-15
, 來自:江蘇省0==
朝乾夕惕,功不唐捐
相伴偕行,共赴金陵
來自江蘇省昆山中學和
昆山震川高級中學的雙胞胎兄弟
譚逸昊與譚逸昕
雙雙被南京大學錄取
乘南雍風,破千里浪
哥哥譚逸昊(左)和弟弟譚逸昕(右)
高中階段
哥哥譚逸昊和弟弟譚逸昕
分別就讀于江蘇省昆山中學
和昆山震川高級中學
理科是兄弟倆共同的熱愛
在江蘇省“3+1+2” 的高考模式下
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
物理、化學、生物
并在今年高考中交出高分答卷
雙雙被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錄取
閱讀是兄弟倆的共同愛好
從小學開始
媽媽每周末都會把他們送到圖書館看書
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即使在時間緊張的高三
他們也會忙里偷閑
堅持閱讀片刻
高中住校時
電話卡是連接彼此的長線
自高三走讀后
兄弟倆的交流更為頻繁
他們無話不談
聊得最多的就是書
哥哥譚逸昊(右)和弟弟譚逸昕(左)
性格上,兄弟二人“一剛一柔”
在弟弟眼中
哥哥性格堅強倔強,屬于“剛”
而自己有些“軟弱”,偏向“柔”
每逢大考,弟弟心頭難免緊張
哥哥卻始終鎮定自若
更會開導弟弟別焦慮
這份沉著幫助弟弟克服緊張情緒
“剛”“柔”相濟,互為支撐
讓他們的求學之路
步履堅實,行穩致遠
在運動方面,兩人各有所愛
綠茵場是哥哥的天地
鐘情足球,比拼角逐
弟弟則更喜歡打籃球
閑暇之余約上好友“大戰一場”
既能調劑繁忙學業
又能強健體魄
成為受益一生的長遠之舉
父母給予兄弟倆的
不是高壓管束,而是
充分的信任和寬松的空間
“這種方式非常明智!彼麄冋f
正是這份信任,點燃學習動力
化作支持他們跋涉前行的不竭能量
哥哥譚逸昊
弟弟譚逸昕
說起學習方法
兄弟倆有自己的想法
弟弟譚逸昕將其比作“無為而治”的智慧
“我們在確保完成課堂任務
和老師要求的作業基礎上,
進行適度的復習鞏固,
但絕不額外‘加碼’。”
哥哥譚逸昊補充道
張弛有度,保持定力
讓他們的學習狀態始終在線
高中不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兄弟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深感彼此的支撐不可或缺
從那時起
他們就想要報考同一所大學
最好能夠在同一個專業一起深造
相互勉勵,共同進步
匡亞明學院
豐富的理科學習資源
交叉學科培養的特色
廣闊自由的發展平臺
深深吸引了他們
經過深思熟慮
他們共同將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作為報考的第一志愿
兄弟倆對VR領域和腦科學領域
都抱有濃厚的興趣
他們計劃在匡亞明學院
接受前兩學年的通識教育和大類培養
在專業分流時
一起選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專業
在熱愛的領域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
他們滿懷憧憬,哥哥譚逸昊說: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非常有名!
在感受南京大學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余
還希望輔修外語,拓寬知識面
踐行“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南大校訓
哥哥譚逸昊(右)和弟弟譚逸昕(左)
愿所有即將奔赴新的昆山學子們
行路如風,立身似岳!
于巨浪中掌舵
在長空下翱翔
山河萬里,終將見證你們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