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止跌回穩!
國務院重磅定調
昆山要賣房的先等等!
樓市風向真的變了
01
近日
國務院召開第九次全體會議
對房地產市場
提出了明確方向
采取有力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結合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多管齊下釋放改善性需求。
與以往“推動”止跌回穩的表述相比
這次會議強調
“采取有力措施”
姿態更為積極和緊迫
這意味著樓市風向真的變了!
相比此前6月份國常會“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此次明確“采取有力措施”的導向,很顯然對于各地后續政策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通過“采取”兩字,顯示了有力措施出臺的緊迫性。
據此可以認為
新一輪大力度的穩樓市政策有望出臺
對于下半年
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02
近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
發布關于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件中明確提出
“支持老舊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這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
↓
居民有望自發組織、自主決策,在不離開熟悉社區的前提下,實現家園的涅槃重生——拆除重建或全面升級,住上安全舒適的新房!
這徹底顛覆了
以往由政府或開發商主導的傳統模式
將改造的主動權
交還給了居民手中
這項新政的核心在于“自主”。
它賦予符合條件的城市或縣城(城關鎮)老舊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居民一項關鍵權利: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由居民自主發起、組織、決策,對老舊住房進行拆除重建或深度改造升級。居民可以根據自家的實際需求和生活習慣,對房屋結構、空間布局、功能配套等進行個性化規劃和設計,讓老房子徹底煥發新生。
其適用對象明確指向那些建成年代早、長期缺乏維護、配套設施缺失、社區服務不足且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區域。
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已經出現很多
居民自主出資原拆原建的例子
☟
比如北京西城區新街口街道的樺皮廠8號樓原拆原建的費用,就是政府補貼+居民自籌的方式組成的。
市區財政按照5786元/平方米的標準對原始面積部分的重建資金進行補貼,剩余差額部分由居民自行承擔,對于新增面積部分,居民則需要按照綜合改建成本進行全額支付,算下來每戶居民大致需要出資18萬~23萬元不等。
更關鍵的是
市場端已悄然浮現積極變化
并非政策“孤軍奮戰”
03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7月份
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
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
同比降幅整體有所收窄
有1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與上月相比持平或上漲:北京、大連、南寧、徐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與上月持平;上海、烏魯木齊上漲0.3%;宜昌、三亞上漲0.2%;長春、常德上漲0.1%。
重點城市的表現更具說服力——
-
湖北省1-7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5.8%,已連續8個月正增長。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漲幅達13.1%,其中武漢二手房成交同比增11.1%。
-
上海展現出強勁韌性,2025年7月新房價格同比上漲6.1%,核心區域豪宅項目如金茂璞元開盤首日去化率竟達151%;
-
成都則憑借剛需與改善需求雙輪驅動,2024年新房銷售面積連續三年位居全國首位。
或許有人會問
政策還有多少“底牌”?
答案是——
空間遠超預期!
近期各地已密集出臺優化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
8月份以來
北京、上海、蘇州、合肥等地
相繼發布穩樓市政策
涉及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放寬商轉公
取消限售、松綁限購等多個方面
👇
8月8號,北京發布樓市新政,明確符合條件的家庭在五環外購房不再限制套數,并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8月12日,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的通知》明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家庭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住房總價的15%,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8月13日,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放寬“商轉公”業務辦理年限的通告》,放寬“商轉公”業務辦理年限,支持繳存人合理貸款需求,降低繳存人貸款成本。
8月13日,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三部門發布《關于支持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的若干措施》,通過精簡規劃建設審批、優化容積率計算規則等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居住品質和市場活力。
8月15日,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調整有關調控政策的通知》提出,支持盤活存量房地產用地和用房。
8月25日,上海六部門聯合出臺樓市新政,推出放松限購,優化公積金、取消商貸首套二套房利率差別,完善房產稅等政策“組合拳”。
一方面
政策信號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
穩定房價預期
特別是可能刺激
一部分改善型需求入市
04
如果2025年,你有過賣房的想法,一定要先打住!
因為害怕昆山房價繼續下跌,盲目的跟風賣房。就像當年很多人,因為害怕房價繼續上漲,盲目高位接盤是一樣的。
不要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全然不顧周期。在昆山,想賣房前,先來看看這四個理由:
第一,政策底已明確,歷史經驗表明,每次政策底出現后,市場都會迎來不同程度回暖,此時降價賣房,很可能賣在周期低點,錯過后續反彈機會。
第二,市場分化加劇,核心城市、優質區域已率先回暖。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熱度回升,核心區“好房子”未來3年預計能保持5%-8%的年漲幅,非核心區域或許仍有波動,但優質資產的抗跌性已充分顯現。
第三,租賃收益價值凸顯,當前上海等城市房產租金回報率已達3.2%,超過無風險利率,房子正從單純的“增值品”轉變為“增值+收益”雙屬性的金融資產,即便房價短期不漲,穩定的租金也能提供可觀回報,著急賣房反而會損失這部分收益。
第四,優質房產仍具強保值能力,經過改造的老小區、核心區地鐵口次新房、配套完善的改善型住宅,在市場中表現堅挺,尤其是核心區地鐵口次新房,租金回報率超3.5%,這類資產長期來看仍是“硬通貨”,盲目出售得不償失。
當然了,賣不賣房
最終還是要看自家情況
沒有一刀切的標準
以下幾種情況
賣房可能是合理的選擇
如果有確定性更高、回報更豐厚的投資渠道,而且資金緊缺,可以考慮賣房**。
如果遇到重大疾病、債務危機等緊急資金需求,適當變現房產是合理的。
如果房子地段較差、老舊、戶型有硬傷,確實不具備保值增值潛力,可以考慮趁政策紅利期“置換升級”。
如有移民、城市間轉居、子女教育等重大生活規劃調整,賣房也是配合生活需要的正常操作。
樓市從來沒有只漲不跌的神話,也不會有只跌不漲的困局。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房子依然是最重要的"定海神針"之一。
現在起,千萬別隨便賣房!
給市場一點時間,給政策一點空間,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你會發現今天的決定是明智的!
你怎么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