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09-03
, 來自:江蘇省0==
20歲的張敬雯、25歲的千千、31歲的姜瑞夏……這些年輕的生命,都因胃癌匆匆離去。胃癌早已不是“老年人專屬”,它正無聲逼近年輕一代!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是抵御胃癌的關鍵。昆山虹橋醫院消化內科提醒您:關注胃健康,警惕身體信號,把握治療先機!
傳統觀念中,胃癌多與中老年相關,但現實是,我國胃癌發病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人群發病率逐年攀升。不良飲食習慣(高鹽、燒烤、頻繁外賣)、長期熬夜、高壓生活、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都是年輕人罹患胃癌的重要危險因素。
這些逝去的生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張敬雯(20歲):長期胃痛未重視,發現時已晚期; 千千(25歲):因極端節食損傷胃黏膜,錯過治療窗口; 姜瑞夏(31歲):忽視持續黑便,半年內病情急劇惡化。
胃癌早期往往“悄無聲息”,但也并非毫無蹤跡!
如有以下癥狀,請盡快就醫:
持續胃痛:服藥效果變差,疼痛規律改變;
不明原因消瘦:短期體重下降超過10%;
黑便或嘔血:提示可能存在上消化道出血;
食欲明顯下降:厭油、早飽、反復脹氣。
特別提醒: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可超90%,而晚期則低于20%。千萬不要等到癥狀嚴重才做檢查——胃鏡是篩查與診斷的金標準。
定期胃鏡篩查,必要時行內鏡下微創治療
胃鏡不僅可發現早期病變,更可在內鏡下對癌前病變、早癌等進行精準微創治療。這類治療創傷小、恢復快,能最大程度保留胃功能,是早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式。 建議:40歲以上每1-2年做一次胃鏡;高風險人群(有家族史、HP感染、慢性胃病)不論年齡,都需定期檢查。
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Ⅰ類致癌原,感染后風險增加4-6倍。C13/C14呼氣試驗可便捷檢測,規范藥物療程即可根除。
養成護胃生活方式
飲食清淡:控制鹽攝入,少吃腌制、燒烤、過燙食物;
戒煙限酒:減少酒精、尼古丁對胃黏膜的刺激;
規律作息:避免長期熬夜、情緒壓力和暴飲暴食。
科室配備高清電子胃鏡、幽門螺桿菌檢測系統等先進設備,開展:無痛胃鏡檢查:過程安全、精準、舒適;早癌篩查與內鏡下微創治療:及時發現并處理癌前病變及早期病變;一體化健康管理:從篩查、診斷到治療與生活方式指導,全程守護您的胃健康。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