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夏日晚風”潮玩音樂專場在“昆山之鏈”首鏈開啟。民謠與輕搖滾旋律伴著晚風飄蕩在青葵自然樂園上空,“昆芯市集”匯聚了本地文創、手作和農特產品,露營咖啡區內座無虛席,以“戶外運動+湖畔音樂+主題市集”的創新形式,營造出一站式夜間文旅體驗新場景。
白天的城市規整、高效、有條不紊,到了夜晚,距離昆山市區30公里的旅度區(錦溪鎮)燈火點點,以古鎮、美食、燈光、音樂、市集和“企超”堆疊夜間活力,釋放夜經濟的個性,塑造另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水鄉平行時空。
古蓮橋下的漣漪被烏篷船攪碎,映著兩岸紅燈籠的倒影晃晃蕩蕩。錦溪的夜,不再是靜默的水墨畫,而是被燈火、人流和歡聲點燃的活色生香。
古鎮長廊的紅燈籠齊齊亮起,菱蕩灣泛起暖金色的漣漪。在中國民間觀荷節,錦溪以荷為媒,通過“荷香水市”“荷燈寄愿”“荷舟泛夜”“荷畔茗敘”四大沉浸式體驗,鋪開一幅“荷風夜韻”的江南畫卷,向夜游者發出古老而溫柔的召喚。
“荷香水市”上,身著藍色碎花布衫的船娘擺弄著一船的水鮮。帶著水珠的新鮮蓮蓬、盈盈綻放的粉荷、甜糯的蓮藕點心爭妍斗艷,在搖櫓船的船舷邊流轉,不時被遞入游人掌心,催化江南的詩意與浪漫。
游客可以和家人朋友制作河燈,放入古蓮池內祈福祝愿,也可以乘一艘搖櫓船,與三兩好友共飲一壺茶,聽著船娘唱船歌,船娘的吳語小調,在兩岸墻繪與垂掛的藤蔓下穿行,水鄉的千年煙火在槳聲燈影和市井嘈雜中升騰。三三兩兩的親友還可擇一家臨水而立的本地特色餐館,坐在窗邊,欣賞瓦檐下的燈火闌珊,細細品嘗水鄉錦溪獨有的鮮美水產。
文昌廣場上,翹角飛檐的樓閣外墻懸掛著一塊白幕布,正在上映愛情電影。幾十張小靠椅上坐滿了男女老少,一些老人一邊愜意地搖著大蒲扇,一邊不時低聲和身邊的同伴分享心得:“就是這個味道。”
對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的觀影場景。而今,考慮到古鎮上眾多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錦溪鎮策劃推出“納涼電影夜”活動,讓這樣充滿懷舊感的觀影形式又一次出現在群眾眼前,打造出一個拉近彼此距離、創造社交機會的“鄰里廣場”。活動還配合舉行“昆山藝匠”露天表演,受邀前來的民間藝人演奏傳統樂器,以古鎮為舞臺,讓藝術穿透老街夜空,吸引群眾紛紛駐足圍觀。
你能想象,一個鄉村3天連辦43場活動,吸引全國各地500余位“理想青年”奔赴而來嗎?移步計家墩理想村,一種藝術鄉村的夜經濟新范式呼之欲出。來自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手工匠人、民宿主理人、投資人與公益先鋒齊聚于此,以整個村落為舞臺,通過村野跑步、理想市集、篝火療愈、鄉野廚房、晚風音樂節、夜游皮劃艇等活動,展開一場關于商業、文化、公益、鄉建可能性的集體探索。
計家墩的夜像是首青春敘事詩。香樟林間懸著串燈,烤架上的肉脂滴落火星;無邊際泳池倒映著星空,年輕人舉著雞尾酒踩水歡歌;霍夫曼磚窯遺址前,露天電影正放《小城之春》,黑白光影在斑駁磚墻上顫動。忽然村口炸開煙花,音樂周的音浪追著火光騰起,大學生們抱著吉他即興合唱,打造出一場浪漫、開放、愜意的文化體驗之旅。
隨著“全民音浪・錦溪音樂周”“破墻”入村,《喜歡你》《好想好想》《癡心絕對》……10位全國優秀青年歌手一曲唱罷接一曲,以歌為媒介,熱情與游客互動。在經典而熟悉的旋律中,觀眾不再只是聆聽者,而是成了合唱的一員。游客可以點歌,可以上臺,也可以只是坐在草坪上或者皮劃艇上跟著輕輕哼唱。聲音與聲音的應和背后,是心與心的碰撞,點亮了鄉村藝術的新活力。
這并不只是一夜狂歡。從8月下旬起,活動還通過“音樂盲盒明信片”“夏日記憶信箱”等互動設計,鼓勵游客書寫、分享屬于自己和錦溪的夏日故事。這些文本與歌聲最終在音樂會舞臺化作“神秘彩蛋”,讓整個活動不只是聽覺盛宴,更是溫情的、有記憶的。
逛夜市,就是在用舌尖感受一座城市最真實的味道。晚上8點的錦繡客廳·立訊科學園外,一場屬于產業工人的夜間狂歡剛剛開啟。烤冷面的鐵板嗞啦作響,螺螄粉的酸辣香氣彌漫空氣,鹵肉拌飯的攤位前排起長隊——這里是最近新開放的錦東夜市,30多個小吃攤位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盡是滾燙的煙火氣。
錦東夜市通過集中布局,既化解管理難題,又激活夜間消費潛力。身著工服的小張和同事快步走進夜市,直奔熟悉的鐵板魷魚攤位。“以前下班想吃夜宵得碰運氣,零散攤販躲城管,衛生也擔心,現在統一管理,干凈又熱鬧!”他咬下一口魷魚須,身后是巡邏保安:“每天都可以吃到不同口味的美食,這才是生活啊!”
產業工人是經濟發展的基石,他們的生活品質關系到區域活力。錦東夜市的開放,精準契合產業工人晚上8點與11點兩波下班高峰。夜市設計容納40個攤位,統一劃線設攤、統一保潔巡查、加裝防護護欄,甚至設置臨時就餐區,實施“標準化運營”,免費對流動攤販開放。
從西北肉夾饃到廣西螺螄粉,天南地北的風味都在此匯聚。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之后,人氣也更旺。攤主李阿姨原來在路邊“打游擊”,如今有了固定點位:“政府還配了統一的垃圾桶,我們實行自主管理,人流量明顯更多了,生意更加穩定。”一碗熱騰騰的烤冷面、一杯冰鎮酸梅湯,消散了人們整日的疲憊。煙火氣中,霓虹燈牌與現代樓宇交相輝映,成為錦溪“產城人”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
來源:水美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