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趕往下一站:南方澳。
南方澳是一個月牙形的海港。每到酷夏刮起西南勁風時,船只便可進港避風,故昔日有『南風澳』之稱。漁港一共有三個港口,依山傍水而建,是一個非常寧靜非常迷人的港口小鎮,經過旅服中心的大叔指點,我的腦海里已然形成了一幅游覽路線,決定先上跨港大橋,順時針逛完整個小鎮。
南方澳大橋高近20米,還不算上上面的單懸梁,站在橋中央護欄俯瞰整個港口,密密麻麻的漁船擁擠在港口里,隨波逐浪,時而高,時而低地起伏著,太平洋碧綠的海浪一浪接一浪的涌過來,拍打著岸堤,激起層層白色的浪花;對面的島以砂洲相連成陸連島,因而造就成一道天然防波堤;下面的造船廠顯得有些破敗,似乎在努力償還早起過度捕撈的債。
這一路走下去,體驗到的是小鎮居民安逸自在的生活,不求大富大貴,只求一生平安。
蘇澳往花蓮方向的蘇花公路一側,有一制高點之地「南方澳觀景臺」。除了提供往返花蓮、宜蘭地區的游客休息之外,從觀景臺上還能俯視曲折蜿蜒的海岬地形、有美麗弧線的南方澳內埤海灣,遠眺海天一色的太平洋與龜山島,而蓊蓊郁郁的虎頭山與筆架山更令人曠神怡。
據說這個觀景平臺,無論是看日出還是看夕陽,都是一個絕佳的圣地,前方即是一望無垠的太平洋。
當我氣喘吁吁地爬上高近140米的觀景臺,此刻只想靜靜地趴在觀景臺扶欄上,遠望著海港,以至于一時間忘了拍照,此成為我多年的遺憾。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漁港內一片寧祥,南方澳大橋靜靜地矗立在不遠之處,弧形的漁港默默地迎著浪花朵朵,這幅景致令人感到一切的煩惱似乎皆暫時被拋下……
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程,路過一家很不起眼的海鮮餐館,本以為錯過了,不禁又回頭多望了幾眼,或許是種緣分,老板娘瞬時招手呼應,等我轉身而近,她已經熱情地拿起菜單,給我介紹各種海鮮湯面,我不好意思地跟她解釋,不是特別喜歡吃海鮮……老板娘爽快地點頭應道:我懂了,那我就給你做一份魚面吧!我回應:OK的!只見她麻利地切下幾段魚塊,外加大蝦,魷魚段……幾分鐘后,一碗熱氣騰騰的魚面上桌了:濃白的湯,米白的寬面,有棱有角的魚塊,卷起的魷魚段,橘紅的大蝦,老板娘細心地剝掉了蝦殼,面身上點綴著幾絲蔥花蔥白,頓時看得我口水直流,趕緊舀了一湯匙送到嘴邊,輕抿一口,濃香撲鼻,鮮嫩入口,美味!好吃!且沒有半絲腥味……最后戀戀不舍地吃完結賬,80臺幣,我以為我聽錯了。老板娘面帶笑意地回道:小店,隨便做點,招待遠方來客!
我想說:老板娘,南方澳是個小小漁港,人口不過萬,我感受到了舌尖上的美味,更感受到的是漁港寧靜而樸實的人文,黝黑的小伙子們坐在船頭彈吉他,躺在網袋上閉目養神,三五成群坐在船邊聊天,婦人在家門口挑菜,熱鬧的海鮮交易市場,各種從沒見過的海鮮魚類,各種詢價聲不絕于耳……
別了,南方澳!與你的相遇不過4個小時,卻令我難忘!旅行不是急行軍,是需要用心去體會,去融入,去感受的,我想我已然尋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