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有些夸獎,恰恰是最尖銳的諷刺
控規不是用來"控"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是應該"規"劃出實實在在的幸福空間。當初的振蘇生態園規劃信誓旦旦,這么年過去了,控規從E02變成了ZP02,如今在最新控規中卻如同被施了隱身術,連個影子都找不到了。周邊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卻唯獨不見配套的休閑空間。有居民調侃:"振蘇生態園往西合并金華村如何?"——這哪是規劃建議,分明是市民對綠地的絕望吶喊!"改善人居環境"不過是改善了規劃圖上的人居環境,現實中的居民依然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尋找著能讓孩子撒歡的巴掌大空地。當控規文件里滿是"城鎮開發邊界"的冰冷數據時,誰來為那些在車流中尋找安全步道的老人、在水泥地上追逐皮球的孩子規劃一片凈土?
當初的"十四五"規劃赫然寫著"白馬涇路南延啟動建設",如今"十四五"還有幾個月就結束了,路呢,過江通道呢?好吧,先建一段是一段,盼星星,盼月亮,終于 白馬涇路張浦高中段宣布"在2025年8月28日8點8分正式開工",當初有多瘋狂,現在就有多抓狂,這考古探測要到什么時候結束呢?論壇里有人歡呼"今后張浦通過白馬涇路跨吳淞江大橋,可以近乎直線抵達昆山高鐵南站",卻無人提及這"直線"要等到何年何月。所謂"重點實事工程",怕不是只"占了個重點工程的位置,卻沒有被重點對待"吧。
或許,只有當控規不再只是"空規"時,張浦的美好才會慢慢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