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文字充滿了對生活本真的思索與對虛榮的摒棄。
作者先從自身工作與生活狀態(tài)切入,工資不高但按時發(fā)放,工作不忙且心態(tài)平和,沒有被金錢和雜事煩擾,還能在閑暇時記錄生活。這種在平凡生活里尋得內心寧靜的狀態(tài),展現(xiàn)出一種難能可貴的知足。
為未來愛人寫生活片段并精心整理,滿含著對情感的珍視與對未來的期許,那些能讓自己落淚的細節(jié),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文字也因此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在關于書籍收藏的討論中,作者鮮明地表達了對虛榮收藏觀的不屑。以《李、自成》為例,舊書攤兩元一本的版本能讓他讀得津津有味、感動落淚,而高價精裝本卻被束之高閣。這對比深刻揭示出,書籍的價值不在于版本多珍稀、價格多昂貴,而在于能否給人帶來精神上的觸動與享受。作者 “兩元錢一斤從廢品收購站淘書” 的表述,更是帶著一種對質樸閱讀與收藏的驕傲,彰顯出不慕虛華、只求本真的生活與閱讀態(tài)度,也引發(fā)讀者思考,在物質豐富的當下,如何堅守內心的純粹與對事物本質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