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漲得多,炒得急的,跌得也多,跌得也快。套在高位的非常酸爽。
好比15年的創業板,來得快,去得更快,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垃圾,跌幅巨大,且過程中沒有像樣的反彈。
上海,漲得少一點,時間跨度大一些,跌幅也小一些,走勢上有雙頭部,高位換手率高,也導致了下跌緩慢。
好比21年的大白馬,擁躉眾多,迷惑性相對高一點,很多人是基于信仰買入。
下跌過程就和乒乓球落地一樣,不斷有人抄底。大量換手。
而這次的科技股,起初確實是有一定的事實基礎, 炒到一定程度后,事實已經不重要了。
規律還是那個規律,
攪動的混水,終究要歸于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