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救治1例降壓藥服用過量達168倍的兇險中毒病例。該“超常規”病例的救治,不僅錘煉了急救團隊專業素養,更印證了醫院多學科高效聯動與快速響應的硬實力,為罕見藥物中毒病例處置積累了寶貴實戰經驗。
患者老年男性,因“口服降壓藥致神志不清4小時”被送往急診醫學科就診。家屬告知,患者日常每日一粒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壓藥),這次服下168粒。
患者入院時,血壓77/42mmHg,血氧飽和度90%(正常值96%以上),急救團隊立即給予洗胃、活性炭吸附、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維持循環、補液等治療措施。
經過一系列常規中毒救治流程后,患者仍處于低血壓狀態,呈現嚴重循環衰竭表現。若低血壓狀態持續存在,將引發多臟器灌注不足及不可逆損傷,存在極高的多臟器功能衰竭風險。
面對這一危急情況,急救團隊迅速啟動多學科聯動機制,聯合重癥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專家緊急會診。鑒于常規血管活性藥物效果不佳,團隊果斷采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清除血液中殘留藥物毒素,并輔以高劑量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垂體后葉素協同升壓,同時優化補液策略,維持電解質平衡。
病情持續惡化,生命垂危。醫院ECMO團隊為患者行靜脈-動脈體外模肺氧合(V-A ECMO)治療,為瀕臨衰竭的心肺功能提供終極支持。盡管在救治如此超劑量的降壓藥中毒患者,團隊并沒有使用ECMO的經驗,但在相關研究(《鈣通道阻滯劑中毒急診診治專家共識》2025年)中有推薦使用,這為團隊的關鍵決策提供了理論依據。
急診醫學科副主任袁華:患者的心功能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心功能嚴重抑制、循環瀕臨崩潰的情況下,ECMO是唯一能提供有效循環支持的手段。
ECMO運轉后,患者的血壓和氧合狀況迅速得到改善,為藥物代謝和臟器功能恢復贏得了寶貴時間。經過約6天ECMO的輔助治療,隨著藥物濃度下降和心臟功能逐步恢復,患者成功撤離ECMO。
急診醫學科主任夏曉華:在患者康復的過程中,面臨多個難題。我們匯聚全院多學科協作的智慧,系統地制定救治與康復計劃,幫助患者逐步恢復身體功能。
🔼攜ECMO護送患者行肺部CT檢查
肺功能的康復也是團隊面臨的關鍵挑戰之一。在入院的前兩周,患者反復出現低氧血癥和肺部感染,需頻繁調整抗生素和氧療策略,通過俯臥位通氣、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呼吸功能鍛煉等,提供個體化肺康復方案。
患者還遭遇了肌力顯著下降、腸內營養不耐受等問題,聯合康復醫學科通過早期干預,竭力創造有利的康復條件,為患者全面返回家庭奠定基礎。
這是昆山市一醫院急診醫學科首位因藥物中毒使用ECMO治療的患者,經過在院26天的治療,患者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