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 發表于: 10-12
, 來自:江蘇省0==
近年來,昆山市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總要求,認真學習“千萬工程”經驗,高標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高質量開展鄉村建設,高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近日,第二批江蘇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名單公布,昆山市12個行政村成功入選。昆山高新區姜巷村是入選鄉村之一。
姜巷村位于昆山高新區西南面,村域總面積5.06平方千米,下轄的姜巷自然村為昆山高新區保留村,依托獨特地理優勢和深厚文化底蘊,以農房“統規統建”為契機、治理模式創新為抓手、產業多元發展為引擎,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近年來,姜巷村已成功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現代宜居農房典型案例集》,被評為中國鄉村文化振興優秀單位,先后榮獲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等榮譽稱號。
姜巷村試點推行農房“統規統建”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農房翻建121棟、盤活利用閑置房屋6棟。在延續“兩坡一屋頂”、白墻黛瓦、小橋流水江南韻味的傳統風貌基礎上,積極推進天然氣入戶、“三線”入地,同步配套超2800平方米的百姓禮堂、近600平方米的老年活動中心及2個健身廣場,更建設了姜巷民俗文化館,傳承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并搭起“百姓戲臺”,為村民提供娛樂休閑的好去處,全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實現“住有所居”向“住有優居”的轉變。
在“滿‘姜’紅‘巷’未來”黨建品牌引領下,堅持“黨建+網格化+數字化”治理路徑,搭建人、房、車、物、事聯動數字鄉村智慧平臺,深入實施積分制,持續激發村民參與熱情。深化“三聯三包”工作機制,細化設置11個責任區,做到責任到人、管理到點,實現精細化治理。以“一網覆蓋”強管理、“村民自治”固根基、“智慧賦能”提效能,全力打造“姜”和萬事興鄉村治理品牌。2024年累計組織村民參與議事、志愿服務等治理活動超2000人次。
因地制宜種植雞頭米、彩色油菜花等特色農作物,以農文旅融合為主線,推動優質水稻、特色水產、觀光農業協同發展,持續延伸產業鏈,推動“田園變公園”。目前,農田種植面積470余畝、水產養殖面積400余畝。打造甜蜜經濟,力爭在百姓禮堂增設婚登點服務,探索“婚登+農文旅”特色服務新路徑。此外,支持村民發展特色餐飲等新業態,進一步激發鄉村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