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拿下15億元巨額新融資,昆山押中的這只“獨角獸”太猛了!
創客公社獲悉,近日,2020年在昆山落地并獲得昆山高新集團投資的邁勝醫療集團(簡稱“邁勝集團”)宣布,成功完成逾15億人民幣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通用資本領投,廣州產投、廣州高新區投資等聯合投資。同時,此輪融資金額也刷新了2018年以來中國醫療設備企業的私募股權融資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邁勝醫療集團在昆山的落地實體“邁勝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簡稱“昆山邁勝”)曾入選“2023年度蘇州獨角獸培育企業”。而本輪融資完成后,IT桔子數據顯示,邁勝醫療集團最新估值(估算)已達75億元。這也意味著,邁勝醫療集團已躋身獨角獸行列。
這家邁勝集團是什么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邁勝集團是專注于腫瘤治療的小型化質子放療設備廠商,填補了我國在精準放療領域的技術空白。據悉,質子療法是目前最先進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被譽為21世紀最理想的放療技術之一。
邁勝集團官網顯示,早在2010年,公司就成功研發世界最小的醫用質子加速器;2012年,首創世界首臺小型集成化質子治療系統并拿到FDA認證正式準售。邁勝集團核心產品S250i系列,實現了從核心部件到關鍵算法全部自主研發。截至目前,全球累計治療患者破萬例。
就在前不久,邁勝集團研發的MEVIONS250-FIT質子治療系統已成功獲FDA的上市許可,這是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一款能無縫集成于直線加速器機房的質子治療系統。
回顧邁勝集團發展歷程,2020年其小型集成化質子系統設備國產化基地落地昆山,并成立邁勝昆山總部具有里程碑意義。
實際上,邁勝集團的飛速發展背后,只是昆山生物健康產業“無中生有”魔法的又一個生動縮影。擅長把“不可能”變成現實的昆山,正加速向全球生物醫藥高端價值鏈持續攀登。
武漢大學傳奇50后博士
瞄準質子醫療,填補國內空白
在邁勝集團背后,站著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掌舵人——田源。這位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武漢大學博士,是中國期貨行業的杰出人物,被尊稱為“中國期貨業教父”。
田源于1954年出生在河南,16歲時下鄉插隊,20歲參軍入伍,21歲作為工農兵大學生,被部隊推薦進入武漢大學經濟系。
1983年,已經成為武漢大學教師的田源,迎來人生重大轉折。在一次經濟研討會后,田源被國務院價格研究中心的領導看中,調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
通過數年的研究和積累,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部主任的田源開始積極研究期貨市場,并提出了建立期貨市場的設想。
在他的建議下,1992年11月11日,國務院同意成立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12月28日,中國國內首家采用股份制形式的大型期貨經紀公司——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宣告成立。
1997年,田源跨界轉身,調任誠通集團董事長,并成功帶領集團扭虧為盈。2002年,田源回到中國國際期貨公司,擔任董事長,并加快了公司私有化的進程。
多年來,田源在商界的經歷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除了創辦中國國際期貨公司外,他還是物美超市和亞布力滑雪場的主要創始人,長期擔任中國誠通控股公司的董事長。此外,他還是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創始人和終身主席。
2010年開始,田源悉數出售了自己在多家創業公司的股份,開始布局中美跨境投資,進入生物醫藥行業耕耘,并于2015年創辦元明資本。至于原因,其曾自述:“因為當時這個行業是中國和先進國家差距最大的行業。當時國人得病以后,吃的國產藥只有兩種,一種是中藥,一種是仿制藥,幾乎沒有一種新藥是中國人自己研發出來的,跟國外的差距就像是地板和天花板的差距。”
很快,醫用小型集成化質子設備進入田源的視野。據了解,質子治療被譽為21世紀最理想的放療技術之一,是目前最先進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相較于傳統光子放療,質子治療能實現毫米級的精準靶向治療,在顯著提升腫瘤控制率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具有精準靶向、減少副作用等顯著優勢。
田源果斷帶領團隊收購了位于美國的全球首家小型集成化質子設備公司,并在2018年回國創立邁勝集團。
2020年5月,昆山與邁勝集團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邁勝集團小型集成化質子系統設備國產化基地落地昆山高新區,邁勝昆山總部隨之成立。企查查顯示,2020年11月,昆山邁勝獲昆山高新集團投資。目前,昆山邁勝注冊實繳資本達1.6億元,2024年報參保人數達212人。
經過多年快速發展,邁勝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小型集成化質子治療系統,包括全球最小質子加速器以及全球領先的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速筆形束掃描技術和獨有的自適應多葉光柵技術,實現了從核心部件到關鍵算法全部自主研發,填補了我國在精準放療領域的技術空白。
“從無到有”到“一鳴驚人”
昆山生物醫藥產業蓄勢崛起
邁勝醫療的落地與爆發,絕非偶然個案,而是昆山“無中生有”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戰略縮影。
回望十多年前,昆山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為主導產業,生物醫藥幾乎是一片空白。然而,正是這種“從零起步”的狀態,反而賦予了昆山更大的改革勇氣和創新空間。
今天的昆山,已悄然崛起為長三角生命健康產業版圖上的重要一極,其發展路徑堪稱一部“從無到有”到“一鳴驚人”的產業進化史。
1、精準選種:聚焦細分賽道,打造“專精特新”高地
昆山沒有盲目追隨“大而全”的生物醫藥園區模式,而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精準錨定高端醫療器械、小核酸藥物、精準醫療等細分領域。
早在2008年,昆山就前瞻性布局小核酸產業,成立全國首個“小核酸產業基地”,引進蘇州瑞博生物、昆山杜克大學等創新主體,奠定了基因治療領域的先發優勢。
目前,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園已聚集瑞博生物、昆山新蘊達、澤璟制藥、邁勝醫療等100多家優秀高科技企業,形成了以小核酸產業為旗幟,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和生物材料等共同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格局。
當前,昆山正依托自主創新、借助國際化網絡、積聚全球創新能力,*領*業技術創新和轉化,帶動生命健康產業市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全力打造以高端醫療裝備制造、小核酸及新藥研發的“生命健康島”。
2、生態育林: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如果說精準選種是前提,那么生態育林則是關鍵。昆山深諳“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的重要性——陽光、雨露、土壤、共生關系缺一不可。
如在“陽光”政策層面,昆山出臺《昆山市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實施意見》,聚焦小核酸藥物、醫療器械、中西醫融合醫美三大特色領域,提出到2025年,昆山市集聚生命大健康企業500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實現產業產值1000億元。
而在“雨露”資本層面,昆山構建“天使投資+VC/PE+產業基金+銀行信貸”的全周期金融支持體系。以邁勝集團為例,早在2020年底,昆山高新集團便堅定投資并持續助力其發展。
3、精神內核:敢為人先的“昆山之路”再出發
邁勝醫療的故事,本質上是“昆山之路”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與升華。上世紀80年代,昆山人自費創辦開發區,走出“農轉工”的發展路徑;21世紀初,昆山承接臺資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內轉外”的跨越;如今,面對全球科技競爭新格局,昆山再次選擇“無中生有”,向生命健康這一“高門檻、長周期、重投入”的前沿領域進軍。
這種“敢闖敢試、唯實唯干、奮斗奮進、創新創優”的精神,體現在對創新的極致包容:允許試錯、尊重規律、長期投入,也體現在對企業服務的極致追求。
據了解,為推進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基地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投產,昆山高新區管委會領導牽頭,明確責任部門,成立代辦小組,健全協同機制,倒排任務進度,創造了“七天領四證”、項目從開工到封頂僅用155天的“昆山速度”。
當前,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昆山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已初具規模。其中生命健康產業園集聚了瑞博生物、澤璟制藥、新蘊達等130多家優秀高科技企業。展望未來,按照“區域+功能”的規劃布局,昆山將積極搶抓機遇,建設“核心區+擴展區+聯動區”的有域無界全新園區,鞏固發展小核酸制藥優勢產業,打造全球一流生命健康產業創新集群。
從田源博士的一顆“技術種子”,到邁勝集團的“參天大樹”;從昆山高新區的一塊試驗田,到生命健康產業的“茂密森林”,“一株苗”到“一片林”的傳奇正在昆山這片創造奇跡的熱土上演。
這不僅是產業的集聚,更是創新精神的傳承。當越來越多的“不可能”在昆山變為現實,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座城市的產業升級,更是一個時代對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定回答。
本文參考素材來源:
昆山市人民政府:《昆山高新區:全力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島”》
昆山發布:《昆山攜手邁勝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及創客公社往期報道等。
來源:創客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