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47474
10:35 am
醫生,我一咳嗽就漏尿是怎么回事呀?o(╥﹏╥)o
你這是盆底肌功能出現了問題
什么是盆底肌功能?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嘮嘮盆底肌的那些事~
“盆底肌”它到底是什么?
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部的、由多層肌肉和筋膜構成的肌性群組。
它像一張“吊床”或“網兜”,從前方恥骨延伸到后方尾骨,并向兩側連接坐骨,承托著盆腔內的臟器。
這張“吊床”起哪些作用呢?
支撐與承托:負責兜住盆腔臟器,防止它們在你站立、活動時掉下來(即“盆腔臟器脫垂”)。
括約與控制:控制尿道和肛門的開合,讓你能自主控制排尿和排便,避免尷尬的“漏尿”和“漏氣”。
性功能與生殖:參與性反應和性高潮。對于女性,強健的盆底肌意味著更好的**收縮和性感受;對于男性,它則關系到勃起硬度和射精控制。
核心穩定:它與腹橫肌、膈肌、多裂肌等共同組成人體的“核心”團隊,穩定骨盆和脊柱,保護你的腰部,維持正常體態。
為什么盆底肌會“**”?
妊娠與分娩:這是女性盆底肌損傷的首要原因。孕期胎兒重量持續壓迫,分娩時產道的極度擴張,都會極大地拉伸和削弱盆底肌。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肌肉力量自然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也會變得松弛。
腹壓增高: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經常重體力勞動、肥胖等,都會持續增加腹部壓力,向下“沖擊”盆底肌。
如何判斷你的盆底肌是否“健康”?
壓力性尿**:咳嗽、大笑、運動時漏尿;
總覺得下腹部有下墜感,或**口有東西膨出(盆腔器官脫垂);
性生活質量下降,**松弛;
反復尿路感染;
緊張的信號:尿頻、尿急但排尿困難;便秘、排便費力;**疼痛;莫名的小腹或腰骶部疼痛。
以上為常見癥狀,僅供參考,如有疑慮請及時就醫。
盆底康復訓練的主要方法
1. 針灸治療
中醫認為盆底功能障礙疾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氣虛下陷”、“腎氣不固”、“肝失疏泄”等,導致筋脈弛緩、固攝無權。針灸的作用在于:
1. 調節氣血,補益脾腎: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如關元、氣海、足三里、八髎穴),提升中氣,補益腎氣,從而增強盆底肌肉的支撐和約束能力。
2. 疏通經絡,調和陰陽:盆底功能與肝、腎、脾、胃等經脈密切相關。針灸可以疏通這些經絡,緩解局部肌肉的緊張或松弛狀態。
3. 刺激神經肌肉:現代醫學認為,針刺能直接刺激盆底肌和周圍神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和彈性,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2. 盆底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
盆底電刺激治療利用電流對盆底肌纖維及其支配的神經進行刺激,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加強收縮力從而達到促進盆底肌修復的效果,加速損傷的盆底肌及神經的恢復,促進盆底血液循環,通過盆底肌肉評估,個性化的電刺激、喚醒、激活盆底的神經肌肉,從而改善子宮**脫垂、**松弛、尿**等。
生物反饋治療是用儀器檢測盆底肌電信號,將其轉變為可見的圖形和聽到的聲音。從而知道進行盆底肌肉收縮和放松訓練時的實時狀態,個體化制定治療方案,重建神經肌肉功能。此種訓練方式大大增加盆底肌鍛煉的趣味性、準確性,讓主動訓練更有效。
3.呼吸與核心協同模式
吸氣時,膈肌收縮下降,腹腔壓力增大,盆底肌被動向下舒張。呼氣時,膈肌放松上升,腹腔壓力減小,盆底肌主動向上收縮。
4.四階整合訓練法(從易到難)
第一階:仰臥位
基礎感知與神經連接目標:在無重力干擾下,建立大腦-呼吸-盆底肌的精確連接。
姿勢:仰臥,雙膝彎曲,腳平放,全身放松。腰部與地面有自然空隙。
步 驟
①預備: 一手置腹部,一手置胸前,確保呼吸時胸部起伏小。
②吸氣(4秒):鼻吸,感受氣體將腹部和盆底肌溫柔地向下、向四周推開,腹部隆起。有意識地放松盆底肌,想象它像降落傘般展開。
③呼氣(6-8秒):嘴吐氣,腹部內收。在呼氣的同時,溫和地、由下至上地收縮盆底肌(凱格爾),想象將降落傘輕輕收攏上提。
④完全放松:呼氣結束后,確保盆底肌徹底放松后再進行下一次循環。
要點:全程避免臀、腿發力。感受呼吸帶來的盆底肌被動運動,再順勢加上主動收縮。
第二階:四足跪姿
深度協調與重力輔助目標:利用重力深度感受盆底肌的舒張,并通過脊柱屈曲強化收縮。
姿勢:雙手雙膝撐地,腕在肩下,膝在髖下。背部平直,像一張桌子。
①吸氣:讓腹部自然下沉,感受地心引力讓盆底肌自然向下舒張,產生微微的墜脹感(貓式伸展的起始)。
②呼氣:收縮盆底肌向上提,同時輕輕將腹部向內向上吸,拱起背部(貓式弓背)。這個動作能極佳地輔助盆底肌上提和收縮。
好處:此姿勢能最直觀地利用重力感受盆底肌的舒張與收縮,協調性訓練極佳。
第三階:坐姿 / 站姿
功能化應用目標:在抗重力姿勢下訓練盆底肌功能,模擬日常生活。
姿勢:坐姿, 坐于椅前1/3或瑜伽球上,脊柱立直,雙腳平放。站姿,雙腳與肩同寬,微屈膝,核心輕微收緊保持軀干穩定。
執行與仰臥位完全相同的呼吸-凱格爾節律。
吸氣:感受氣息充滿腹腔,盆底肌向下舒展。
呼氣:在保持良好姿勢的同時,溫和地收縮盆底肌上提。
挑戰:在這些姿勢下,盆底肌需額外做功來對抗重力,難度更大,也更貼近生活。
第四階:整合到功能性動作中
最高階挑戰目標:讓盆底肌在動態活動中自動提供穩定支持,實現真正的功能康復。
示例1:搬運重物
①走到物體前,屈膝下蹲。
②呼氣,收縮盆底肌和核心,抱起物體。
③整個過程中,保持平穩呼吸,盆底肌提供持續的“輕調”支撐。
示例2:咳嗽/打噴嚏前
在動作發生前,快速呼氣并瞬間收緊盆底肌和腹部,為盆底建立一個堅實的“支架”,能有效防止漏尿。
▲掃描上方二維碼
預約康復科專家門診
科普專家
周欣怡 康復治療師
擅長盆底康復評估和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康復治療、神經康復治療及各類慢性勞損的康復治療。
陳麗紅 副主任治療師
現任江蘇省康復醫學專科聯盟康復治療師分會委員、江蘇省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市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委員。擅長盆底評估和治療、產后康復治療、運動損傷康復治療、神經康復治療及頸肩腰腿痛康復治療等。
審核專家
呂瑩 康復科副主任中醫醫師
博士在讀,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江蘇省康復醫學會中醫康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康復醫學會腫瘤康復委員會委員,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頸肩腰腿痛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產后康復診治、腦血管意外康復治療等。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UID:376001
UID:516442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