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歷史悠久,它是一個古老而又有靈魂的城市。這里既有秀美壯麗的自然景觀和古老的歷史建筑,還有豐厚的人文底蘊。
然而,隨著歲月變遷,很多歷史古建也在時代更迭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今天,我們就從這些百年前的歷史舊影里,一睹凌霄塔、劉過墓碑和昆山縣衙等文物古跡消失前的滄桑風貌。
這是1900年前后江蘇昆山馬鞍山上的凌霄塔老照片。凌霄塔又稱至尊多寶塔,是當時華藏講寺的重要建筑,最初共五層,始建年代一說建于梁天監十年(公元511年),一說建于唐代。
歷史上,凌霄塔曾頻頻遭遇雷擊損毀。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僧延福、希范進行了重建,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僧寂默擴建為七層。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邑人再次重修凌霄塔,時為馬鞍山一景。
1937年侵華日軍進犯昆山,凌霄塔在遭遇轟炸后損毀嚴重,1958年凌霄塔最終徹底消失,剩余的磚木石料也被拿去建了校舍。
在昆山市的馬鞍山東麓還有一座劉過墓,劉過(1154—1206),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他一生豪氣多文采 卻四次應舉不中,他與辛棄疾、陸游交好,以布衣之身終其一生。南宋嘉定五年(1212)知縣潘友文買山將劉過埋葬于此,并立祠于墓東東齋之側。之前的劉過墓前立有墓碑一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劉過墓及墓碑遭損毀,清末照片中的墓碑自此滅失。
這張老照片是1900年晚清時期的昆山縣衙大門口老照片。上世紀 20 年代,昆山縣衙門改建成了民國政府的縣府,昆山縣衙逐漸消失,現在昆山的玉山廣場即為昆山縣衙所在地。有人說中山堂是昆山縣衙,其實不是,它是由當時的青陽縣衙改造而成的!
這是清末時期昆山景色秀美、寧靜婉約的江南水鄉風景。昆山的古鎮、古橋、古街,到處彌漫著江南水鄉的俊美寧靜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來源:央記探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