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市千燈鎮南端約3.5公里處,一座古橋橫跨尚書浦(即千燈浦),這便是吳家橋。它宛如一位沉默的歷史老者,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相傳宋元之際,有位賣漿的吳姓人家世居尚書浦上,為方便行人往來,建起此橋,吳家橋之名由此而來。歲月流轉,明中葉時橋體傾覆,到了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沈松源(名善,字三善,又字松源)將其改建成石階梯拱橋。清康熙年間,余龐謳領眾人重建,并立碑紀念。
吳家橋為花崗石單孔石階拱橋,東西走向,橋身規模可觀,長33.96米,寬5.48米,凈跨10.5米,矢高5.8米。其拱橋采用縱聯分布并列砌筑,拱券由9節相對稱合拱,總計72塊弧形大小不一的石塊組成,工藝精湛。板式欄桿簡約質樸,橋兩側原各有陰文石刻對聯一副,因年代久遠、石柱風化,如今南北各存半聯,南存上聯“創建在前,明利濟功歸吳沈氏”,北存下聯“重建仍舊,貫交通惠及萬千人”,殘聯仍能讓人感受到當年建橋者的功績與橋梁的重要意義。
2004年,吳家橋被公布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千燈鎮政府投資70萬元進行修復,秉持修舊如舊原則,橋基未動,僅對橋面加固整修,石階調整修繕,東西各設31個臺階,兩邊斜坡寬40公分以便自行車推行,還安裝了護欄,南北兩面各有3個豎樁、6塊四邊形石板,讓這座古橋重煥生機,繼續見證著千燈鎮的發展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