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離線北城不夏
|
胸悶、氣短四年 稍微活動就喘不上氣 連走路都得慢悠悠的 …… 家住昆山的莊爺爺(化名),被心臟問題困擾多年,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近日,昆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團隊成功實施了微創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為 81 歲的他成功更換了 “心臟閥門”,讓他告別開胸之苦,重新暢快呼吸。
高齡 + 基礎病 傳統手術遇困境
莊爺爺今年 81 歲,四年來反復出現胸悶、氣短癥狀,活動后更是加重。經檢查,他被確診為主動脈瓣中重度狹窄伴中度反流 —— 心臟這個 “泵體” 的關鍵閥門出了問題,血液無法順暢通往全身。 更棘手的是,莊爺爺的病史復雜:2021 年曾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過 PCI 手術(冠脈支架植入),還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傳統開胸換瓣手術創傷大、出血多,對于高齡且合并多種基礎病的他來說,手術風險極高,術后恢復也困難重重。 “原以為年紀大了,只能靠吃藥勉強維持,沒想到還有不用開刀的辦法!” 莊爺爺一家既焦慮又期待,把希望寄托在了昆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團隊身上。
精準評估 微創方案破局
面對莊爺爺的復雜病情,心血管科潘文主任、徐海祥主任、常成醫師迅速牽頭,聯合導管室、麻醉科、放射科、超聲科等多學科專家開展會診。
▲滑動查看更多
團隊沒有貿然手術,而是先對莊爺爺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術前評估:通過 CT 精準測量主動脈根部、冠脈高度、入路血管等關鍵數據,結合超聲心動圖評估心臟功能,最終確定為他實施 TAVR 微創手術。 “對于高齡高危患者,微創介入是更安全的選擇。” 潘文主任介紹,TAVR 手術無需開胸,僅通過股動脈穿刺就能將人工瓣膜植入目標位置,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的優勢,能最大程度降低手術風險。
微創手術 重煥心動力
手術當天,多學科團隊緊密配合,全程有條不紊。在經食道超聲的實時引導和放射科的精準定位下,手術團隊通過股動脈將纖細的輸送器送入心臟,精準定位后釋放人工瓣膜,成功替換了莊爺爺病變的主動脈瓣。
▲滑動查看更多▲
整個手術僅用 1 小時左右,出血量極少,無任何并發癥。
▲經食道超聲實時評估手術效果 術后即刻超聲顯示,人工瓣膜形態良好,無明顯瓣周漏,原本狹窄的瓣膜通道徹底打通,血流動力學顯著改善 —— 莊爺爺的心臟 “泵” 重新恢復了高效運轉! 醒來后,莊爺爺明顯感覺胸悶、氣短的癥狀消失了,呼吸也變得順暢。“沒想到手術這么快,一點都不遭罪!” 他對康復充滿了信心。
什么是主動脈瓣疾病?
主動脈瓣是心臟向全身供血的關鍵 “閥門”,疾病主要包括主動脈瓣狹窄、關閉不全,或兩者合并出現。它負責控制血液從心臟泵向全身,一旦出現問題,會導致血液流通受阻或反流,影響心臟功能。 高發人群與危害
三種治療方式 微創更適合高危人群
主動脈瓣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整體患病率直線上升。得了瓣膜性心臟病該怎么辦? 目前主要有三種治療方式,一種是藥物治療;第二種是外科手術;第三種是介入治療,只有后兩種辦法才有可能根治疾病。 相對而言,傳統的外科手術需要開胸,老年人選擇時會有所顧慮,另外隨著年齡增加,心臟病之外的合并癥也多,因而外科手術的風險也隨之增高。在這個基礎上,就衍生了通過微創介入手術來治療瓣膜病的方式。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通過藥物或者非創傷性的手段達到治愈是一個最理想的策略,我們希望用最小的創傷達到最大的治愈。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近年來用于臨床的介入治療手術,介入治療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創口小,出血少。TAVR手術不開胸、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使得患者在高危情況下免受“開胸之苦”,順利重獲“心”生。昆山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此次手術的成功將為更多的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
市中醫院心血管科簡介
昆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為蘇州市中醫重點專科、昆山市重點專科,科室擁有床位60張(CCU 13張),配備心導管室、心功能室、心超室、心臟康復室及中醫操作室。2024年心血管科門診量7.8萬人次,年出院患者超3200人次;開展各類心臟介入手術3000余臺次,其中PCI 1000臺次,急診手術400余臺次,起搏電生理約200臺次,結構性心臟病約100臺次。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
|
共3條評分
,昆幣+3
熱點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