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線閉眼聽風
|
金秋時節,膏腴味美的陽澄湖大閘蟹,牽引著無數上海人向昆山奔赴而來,這不是單向的邀約,而是雙向的奔赴。借著**盛*的東風,今天,2025蘇州昆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合作發展推介會如約而至,現場亦是人潮涌動,新意滿滿。
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浪潮中,昆山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牢牢把握“家門口”的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服務上海、深度融入上海,這首城市互聯、產業共生、場景共享的“山海協奏”,越發地動人。
日前,上海率先官宣,與蘇州、常州、昆山實現交通運輸部乘車碼互通。昆山作為江蘇省唯一具有交通運輸部標準二維碼獨立發碼權的縣級市,在滬蘇常乘公交“一碼通行”。
昆山將交通作為“棋眼”,軌道交通無縫對接,省際道路持續打通,毗鄰公交互相延伸……搭上一體化的“快車”,昆山、上海,你來我往,好不熱鬧。《2024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顯示,“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四小時產業配套圈”“二十四小時包郵圈”……不斷縮小的“圈”,將滬蘇兩座城市人流、車流、物流編織在一起。
此時此刻,經濟的繁榮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更多“同城故事”吹沙見金。今年8月,東方航空—昆山國際空港全國首創的綜合型航空前置貨站啟用,企業物流時效提升60%,運營成本下降30%。同月,“昆山—楊浦復興島—浦東機場”航線開通,打個“飛的”前往上海市中心僅需20分鐘。
用時間丈量,感受到的是城市發展脈動。今年5月,昆山青陽未來港·花園中央商務區的藍圖徐徐展開,吸引了來自上海的城市智囊團——清華建筑院上海分院、中國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等頂尖團隊積極參與。這也標志著兩座城市的融合已從有形的交通對接,悄然走向無形的理念相融與智慧共鳴。
▲青陽未來港·花園中央商務區效果圖
11月8日,昆山張浦鎮走*進**,與德國斯頓貿易、馬來西亞榴冠王等多個國際食品企業及機構達成合作。昆山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食品產業新機遇,通過“鏈上進博”,構建貫通國內與國際的高端食品產業生態。
昆山與上海合作的清單向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延伸。以滬昆整形醫學及抗衰產業園為例,開園伊始便展現出強大的磁吸效應,不到一年已吸引25個優質項目入駐,預計達產后年產值超50億元,實現了“開園即滿園”。
▲滬昆整形醫學及抗衰產業園
服務上海、融入上海,“合拍”兩個字貫穿發展始終。昆山超過200家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成為上汽、特斯拉供應鏈上的關鍵一環;“嘉昆太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已成功招引41個項目,蓄勢待飛;中科可控的強大算力與上海張江實驗室實現共享共用;長三角(昆山)國際低碳產業創新園也已迎來15個產業項目落地生根……從研發到生產,再從生產到協作,滬昆攜手“破局”強鏈,資源共享、分工互補,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合,也讓新質生產力有效轉化。
山海協奏,近水樓臺先得月。昆山正精心謀劃“核心產業+”“人工智能+”“綠色低碳+”三篇文章,昆山與上海深化產業協作、持續升溫,奏響“共贏共生”最美和弦。
靈感在上海迸發,時尚在昆山綻放。“1天打樣、1天制作、1天上線”——晨風時尚創意產業園構建“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生態,與上海這座國際時尚之都深度融合。
在這里,一個個“場景”被解鎖。比如,昆山推動3.5萬家工業企業、近3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加快綠色轉型,借助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平臺效應和眾多中介服務機構,持續拓展智能微電網、“綠電直供”、“全城換電”等成果應用。
場景合作不僅是資源對接、優勢互補,更是兩座城市智慧與情感的深度相擁。今年7月,昆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組建“健康共同體”;11月,上海瑞金醫院在昆山設立疑難會診中心、聯合診療區域中心……“牽手”優化醫療資源,名醫名院醫療服務在滬昆兩地“走動”起來。
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瞬間,皆是長三角共建共享最溫暖的注腳。昆山更針對企業群眾的高頻服務需求,創新探索“虛擬窗口”模式,進一步打破行政地域的壁壘,提供“面對面”的跨域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現實。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大各類場景開放力度,強化跨領域跨區域協作。從產業上的協作到民生上的共享,昆山還將解鎖更多發展“場景”,將“一體化”的針腳織進可感可及的幸福圖景里,讓高質量發展“引擎”愈發有力。
來源:昆山發布
|
|
共3條評分
,昆幣+3
熱點推薦 |
|
帥哥在線lamarodom
|
今天嗎?期待重磅
|
|
共1條評分
,昆幣+1
|
|
離線古道邊
|
期待昆山更上一層樓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