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城隍廟位于馬鞍山南,始建于明代,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遭兵燹,光緒二年(1876年)重建,十年后核心建筑全部完工。民國五年(1916年),昆山縣政府在城隍廟后建昆山公共體育場。民國十六年(1927)昆山縣立蠶桑場在城隍廟內創辦,后改為農業推廣所。20世紀30年代初,沿河筑環城馬路,拆除廟門。抗戰初期,大殿前部屋面被毀,日軍占領時,大殿修葺后又改作乒乓室,戲樓拆除,神像全毀。 1993年,城隍舊址所在地新建昆曲博物館。
在舊影體系中,昆山城隍廟老照片的數量相對較多。究其原因或許有二,一是馬鞍山本身為經典郊游景點,又有公共體育場夾持;二是昆山城隍爺“有眼弗開”的傳說十分吸引人,據說,為了免于向童年時期的,后考中狀元的顧鼎臣頻繁行禮,昆山城隍爺眼睛長閉。
⬆馬鞍山圖,山腳下可見城隍廟。出自《馬鞍山志》沈岱瞻
⬆城隍廟圖,出自《昆新兩縣續修合志》清光緒6年(1880)
⬆疏芬山博物館數據,此圖或為目前所見藝術性最強的昆山城隍廟舊影
⬆《中國景觀與城市》 海因里希·施密特森納,1925年出版
⬆出自《鐵路公報 滬寧滬杭甬線》1924年第156期
⬆此圖雖非城隍廟,但對理解這一地域非常有幫助。出自《取景神妙》陶冷月,1923年拍攝
⬆該戲臺無法確實是否與城隍廟有關。出自《昆山》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印編,1934年。
⬆城隍廟后部 出自《國民新聞畫報》194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