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后,不管是經(jīng)濟(jì)上還是一家老小的事情上,壓力真是大。
有時會有種想離家出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再管這些家長里短的事。但是小孩又小,不忍心又舍不得。
實(shí)在很糟心,就會買點(diǎn)自己喜歡的衣服啊什么的,高興一段時間,大概就是個緩解壓力出口吧。要不然心中太崩潰又不能跟誰訴說,也得解決才行。父母更不能說,不給你添堵就不錯了。
也許這種壓力一部分來自原生家庭,從小老媽就讓我什么事都讓著大的姐,就算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只要大的喜歡,從不過問就給她了。
從小打工,也是給家里一些,但是我姐從來沒給家里和我一分半毛的,時不時還回家把喜歡的東西拿走……
想想遠(yuǎn)嫁結(jié)婚后離這樣的環(huán)境遠(yuǎn)點(diǎn)會好些吧,天意弄人,又是像昆山這邊所說的并家。
老媽還繼續(xù)用她那一套,不管別人對與錯,你都要三從四德,在娘家,讓大姐,只能有我不對,父母不對也得忍受。
在自己小家,也不要跟老公、公婆吵,得受。真是不知道這是哪來的教育方法,可她自己對自家人強(qiáng)勢,對別人卑微。我另一姐也跟我說過,我媽老是說她沒用,沒出息什么的,到走的那一刻都不愿他們在身邊。老爸又不管多少事,好像他們都不喜歡自己孩子一樣,但與其它社會新聞里的父母相比,他們肯定也比別人好,總感覺心里拔涼拔涼的,就在這吐槽一下。不知道算不算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彌補(bǔ),但能彌補(bǔ)嗎,只能盡力讓自己下一代不走自己的老路罷了。
話又說回來,也沒其它愛好,也算節(jié)省,就是喜歡買點(diǎn)衣物穿著什么的,每個月大概兩三件這樣,老媽看到了,又不高興了,吵吵著又回老家,不給帶娃,真是上個班都不得安寧。